楚汉|西汉丞相陈平为何能在吕后的“白色恐怖”下左右逢源?

西汉立国初期 , 国家大小事务一切皆由汉高祖刘邦一人做主 , 然而 , 性格强势的吕后在刘邦身体每况愈下的形势下逐渐掌握了不少权力 , 这也引起了刘邦的不满 。
为了防止外戚专权 , 刘邦索性与诸侯大臣约定“非刘氏而王者 , 天下共击之” 。虽然愿望是美好的 , 但他忘记了:死人的话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 , 更何况是强势的吕雉掌权 。刘邦驾崩后他的话自然也随风而逝了 , 在强权政治下 , 诸侯大臣们听一听罢了 , 不必太当真 , 若真过于计较这话恐怕是要掉脑袋的 。
在暴风雨尚未来临前 , 透过一丝异常就能察觉出整个事态布局和走向 , 这就是今人所谓的“蝴蝶效应” , 老谋深算的陈平深谙此道 。
楚汉|西汉丞相陈平为何能在吕后的“白色恐怖”下左右逢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邦驾崩前听闻燕王卢涫即将叛乱 , 于是便以樊哙为将欲征讨叛乱 , 此时有人向刘邦指出:“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 , 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 。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 。后悔莫迭的刘邦找来陈平和周勃让其速速斩杀樊哙 , 以防祸端 。
二人上路后 , 陈平向周勃分析了樊哙为开国重臣且为吕雉的妹夫 , 如若斩杀必招杀身之祸的利害关系 , 周勃一时之间没了主意 , 于是陈平出谋拿下樊哙后送回长安交由刘邦亲自处理 , 那么自己就撇开了擅杀皇亲国戚开国重臣嫌疑 。
陈平的这种顺利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而又撇开擅杀功臣的计谋 , 可以说是既不得罪领导又能免遭杀身之祸 , 真可谓一石二鸟 。陈平是这样布局的 , 事后也的确证实了他筹谋的高明 。
很快 , 二人押解樊哙回京的路上 , 陈平侦知高祖刘邦驾崩消息 , 立即火速回京吊丧汇报 , 以防小人谗言 。
楚汉|西汉丞相陈平为何能在吕后的“白色恐怖”下左右逢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吊丧大会上陈平哭的昏天黑地并表明受高祖所托不敢擅杀大臣的心志 。此时 , 身在吊丧会场的吕雉姐妹闻悉樊哙不死 , 对陈平也是大加安抚 。
此后 , 吕后掌权 , 大肆屠戮功臣 , 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等人先后悉数被诛 , 同时吕后为了巩固权势大封其子侄吕产、吕台、吕禄等人为王 , 在这种形势之下 , 作为开国重臣的陈平不仅没有收到吕后诛杀屠戮 , 反而愈发信任 。
陈平以什么方式作为立身之本而成为西汉王朝初期的政坛“不倒翁”的?
首先 , 陈平这个人做事公平细致 , 不留授人以柄 。据史料记载 , 陈平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作为社宰为乡亲分肉 , 在面对人多肉少的情况下 , 将肉分得极为公平均匀 , 以至于乡人无不夸颂 , 陈平也因此而感慨:“嗟乎 , 使平得宰天下 , 亦如是肉矣!” , 由此可见陈平做事公平细致让人无懈可击 , 这也是为什么陈平能历经吕后执掌朝政后仍能深得吕后信任的原因 。
其次 , 陈平能洞察人性 。特别是汉惠帝刘盈驾崩后 , 作为母亲的吕雉不仅没有显露出半点悲伤 , 反而忧心忡忡 , 陈平看出吕后是唯恐掌权后独木难支权势不稳 , 于是便顺水推舟请求册封吕后的子侄吕产、吕禄等人为王 , 一席洞察人性的举荐正中吕后心坎 , 如此通达人意的下臣又有什么理由将其诛杀呢?chen
楚汉|西汉丞相陈平为何能在吕后的“白色恐怖”下左右逢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后 , 陈平懂得顺势而为 , 不拘礼法 。刘邦死前曾约定:“非刘氏而王者 , 天下共击之” , 吕后掌权后大肆分封同姓子侄 , 先后杀掉赵王刘友、梁王刘恢、代王刘如意等刘氏子孙 , 右丞相王陵实在看不下去了 , 坚持高祖与大臣的盟约 , “非刘氏而王 , 天下共击之” , 吕后趁机夺了王陵的职权废为庶人 , 与王陵相比陈平劝谏吕后分封同性吕氏子侄为王的做法可以说是顺势而为 , 不拘礼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