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一本千古奇书,它包罗万象,大至宇宙星辰,小至人生百态,它都包含其中,被誉为''大道之源''。儒家、道家都将其奉为经典,有着''三玄之冠''之称。
而且至今还没有人能够完全的参悟此书,这本奇书就是《易经》。
文章插图
我们所说的《周易》是不能完全代表《易经》的,《易经》是个大概念,也是一个统称,《周易》只是《易经》中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易经》的最后一个版本。
《周易》是由周文王在《易经》八卦基础上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可以说是对上古《易经》的一个整理概括与创新。
周文王的遗言
文章插图
周文王在位第50?年的时候,感觉来日无多。临终前,嘱儿子姬发于病榻前,敦敦训诫,史官记下了这段流传千古的修身齐家治天下的秘笈,因是父子相传,故被后人称之为《保训(宝训)》。
此段训诫,堪称《易经》核心。
文章插图
据说当年《保训》书简出土时,当时的专家们还专门的进行过研究,不过最终也没有研究出个统一的结果,直到今天,专家都没有琢磨透?。
这件事是这样的。
周文王在位第50?年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他预感到自己行将离世,唯恐来不及向姬发传授宝训。所以这一天,他叫人找来太子姬发,对他说:
文章插图
“发儿,我这病越来越重了,我怕临走前来不及告诫你。所以就趁这会还能说话,就说给你听吧。
记住,要恭恭敬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舜帝幼年时还在乡间田野里,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在历丘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垦荒种植以维持生计。但他胸怀大志,虽身在乡野,心怀天下,唯恐此生庸碌,就这样他孜孜不倦地研习《中》的道理。
舜帝掌握了“中”的要领以后,所言皆合乎道理,于是愈加谨慎,不敢稍有懈怠,达到了天地人三才所具备的品德修养。
尧帝经过考察,认为舜帝做的很好,就把帝位传给了他。哎呀,可敬啊!
很久以前,上甲微从河伯那里借来《中》,想以此报复“有易”部落,有易部落自认其罪,上甲微宽恕了他们,然后就把《中》交还给了河伯。
但上甲微聪慧,他记下了《中》的内容,并且代代相传,直到商汤这一代,都一直谨慎待之,庄谨有加,未曾懈怠,商汤也因此得获天下。哎呀!发儿啊,敬畏啊!
可惜的是,我接触《中》时间太短了,行将就木。你要从现在起就恭敬谨慎地对待它,它就是你施行的依据。千万不要等到天命所归时才去了解它。要敬之以诚啊,不要被情绪所左右。
文章插图
这是周文王在临终前的“示儿”遗嘱,他向姬发传授一种理念,求中。
那么,中,到底有多重要?“中”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易经》中,''中''大概其实代表着一种最佳的状态,这个状态可以理解为道家的''道''之本源。森罗万象,一切事物都是来自于此,一旦脱离了这个状态,那么必将走向衰落。
文章插图
而周文王的这段遗言,其实就是要警示自己的儿子,不要偏离''中''的状态,才能让江山一直传承下去。
而放之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就是要人们适可而止,要把握尺度,不可越界。用于管理中,就是告诉管理者,既不能走极端也不能对手下人关于宽松,这里其实与儒家的''中庸''思想已经很接近了。
推荐阅读
- 一图读懂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3年婚姻输给23岁小三, 儿子自杀, 妻子: 我要让她不能怀孕
- 高干文离婚后才知怀孕,5年后她携儿子回国,韩少下令封锁机场
- 康熙24个儿子,十三爷威望最高,却不敢争皇位,正史透露原因
- 85岁女隐士:曾打坐108天,40年不见家人,儿子结婚也不回
- 陆小曼29岁丧夫,晚年提出想徐志摩合葬,徐志摩儿子却霸气拒绝!
- 她身为原配,却给小妾养儿子,一生无爱无性,临死却说了这么句话
- 7岁儿子写诗跟父亲要生活费,父亲朋友看信后:我要把女儿嫁给他
- 《封神演义》里伯邑考纣王都被封神了,为何周文王姬昌只能死去
- 洪秀全与曾国藩, 两个仇人如何教育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