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子|褚蒜子三度临朝摄政,辅助六位皇帝,在位四十年,于六十一岁去世

PS:各位看官觉得他为什么会被黑呢?可以下方留言讨论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读者朋友们,欢迎你们前来阅读小编的文章,希望能够得到你们支持!小A读《晋书》系列文集《晋书笔记》之读《晋书列传第二》后妃列传第十四篇康献皇后褚蒜子文:小A斯蒂芬
 蒜子|褚蒜子三度临朝摄政,辅助六位皇帝,在位四十年,于六十一岁去世
文章插图
原文【10】:康献褚皇后,讳蒜子,河南阳翟人也。父裒,见《外戚传》。后聪明有器识,少以名家入为琅邪王妃。及康帝即位,立为皇后,封母谢氏为寻阳乡君。及穆帝即位,尊后曰皇太后。时帝幼冲,未亲国政。领司徒蔡谟等上奏曰:"嗣皇诞哲岐嶷,继承天统,率土宅心,兆庶蒙赖。陛下体兹坤道,训隆文母。昔涂山光夏,简狄熙殷,实由宣哲,以隆休祚。伏惟陛下德侔二妫,淑美《关雎》,临朝摄政,以宁天下。今社稷危急,兆庶悬命,臣等章惶,一日万机,事运之期,天禄所钟,非复冲虚高让之日。汉和熹、顺烈,并亦临朝,近明穆故事,以为先制。臣等不胜悲怖,谨伏地上请。乞陛下上顺祖宗,下念臣吏,推公弘道,以协天人,则万邦承庆,群黎更生。"太后诏曰:"帝幼冲,当赖群公卿土将顺匡救,以酬先帝礼贤之意,且是旧德世济之美,则莫重之命不坠,祖宗之基有奉,是其所以欲正位于内而已。所奏恳到,形于翰墨,执省未究,以悲以惧。先后允恭谦抑,思顺坤道,所以不距群情,固为国计。岂敢执守冲暗,以违先旨。辄敬从所奏。"于是临朝称制。释文:康献皇后褚蒜子,河南郡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州市)人。褚蒜子父亲褚裒的事迹,记载在《外戚传》中。皇后褚蒜子为人聪明有器度和见识,少年时因为出身有名望那个的大家族所以就做了琅邪王妃。等到晋康帝司马岳即位的时候,就被立为皇后,她的母亲谢氏也被封为寻阳乡君。等到晋穆帝司马聃即位的时候,褚蒜子被尊为皇太后。当时皇帝年幼,不能够亲理朝政。领司徒蔡谟等人上奏说道:“继承皇位的皇帝一生下来就非常的明哲聪明,所以才能够承继天意统治国家,使四海之内,天下归心,万民百姓有了仰赖。太后陛下一向体察妇女道德,您训示的道理胜过了文母(对有莘氏之女、周文王之妻、周武王之母大姒称颂)。当年涂山氏(大禹的妻子)光大了夏朝,简狄(传说中是商朝始祖契的母亲)光大了殷朝,实际上都是因为她们宣扬正道明哲,才使得国运兴隆。我希望陛下的仁德能够匹配二妫(传说中帝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贤淑美德像《关雎》中那样,请求太后临朝摄政,好让天下安宁。现在国家社稷正在危急时刻,百姓们命悬一线,臣等仓皇慌张,每天都要处理很多的朝政,这正是时机成熟,上天所喜欢看到的结果,可不是应该风格高尚谦虚谦让的时候。汉朝时和熹皇后邓绥、顺烈皇后梁妠,都曾经临朝摄政,近代明穆皇后庾文君临朝摄政的故事,已经有了先例。臣等怀着非常悲伤惶恐的心情,谨慎的趴伏在地上恳请陛下临朝摄政。希望太后陛下向上顺应祖宗的意志,向下念及大臣官吏们苦心,推行公义弘扬正道,以协调上天与人民,那样的话天下万邦都会庆祝,百姓们也如获再生一般。”太后下诏说道:“皇帝还很年幼,应当仰赖公卿百官们顺天匡扶救助,以此报答先帝礼礼遇大家的贤德美意,而且古时候都是以匡济世人为美德,所以最重要的莫过于不让天命坠落,祖宗基业有人继承。所以才需要先端正名位。你们所启奏的事情非常的恳切周周道,在你们的笔墨之间,还没有深究含义的时候,就已经悲伤惊惧了。先朝皇后(庾文君)为人公允谦恭懂得抑制,思想全都遵行妇道,所以才会不拒绝百官们的请求,也是为了国家大计着想。我怎么敢固执的守着年幼的皇帝,而违抗先帝的旨意呢。就恭敬的顺从你们所启奏的事情。”于是太后正式临朝称制。
 蒜子|褚蒜子三度临朝摄政,辅助六位皇帝,在位四十年,于六十一岁去世
文章插图
原文【11】:有司奏,谢夫人既封,荀、卞二夫人亦应追赠,皆后之前母也。太后不许。太常殷融议依郑玄义,卫将军裒在宫庭则尽臣敬,太后归宁之日自如家人之礼。太后诏曰:"典礼诚所未详,如所奏,是情所不能安也,更详之。"征西将军翼、南中郎尚议谓"父尊尽于一家,君敬重于天下,郑玄义合情礼之中"。太后从之。自后朝臣皆敬裒焉。释文:有关部门上奏认为,谢夫人既然已经被册封,荀、卞两位夫人也应该追赠册封,因为她们都是太后父亲的前妻,也算是太后的母亲。结果太后不允许。太常殷融启奏商议后认为按照郑玄的理论,卫将军褚裒在宫庭中的时候应该按照君臣的道理尊敬太后,太后回家省亲的时候自当按照家人关系之间的礼节形式。太后下诏说道:“典礼的制度我实在是不太清楚,如果真按照你所上奏得那样,在亲情上实在是有些不安,还是请大家在详细的商量一下。"征西将军司马翼、南中郎司马尚经过商议认为”父亲的尊贵地位只在于一个家族里,但是对君王的恭敬却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郑玄的理论合乎人情礼法义。”于是太后听从了大家的结果。从此之后朝臣们都敬重褚裒。原文【12】:帝既冠,太后诏曰:"昔遭不造,帝在幼冲,皇绪之微,眇若赘旒。百辟卿士率遵前朝,劝喻摄政。以社稷之重,先代成义,僶俛敬从,弗遑固守。仰凭七庙之灵,俯仗群后之力,帝加元服,礼成德备,当阳亲览,临御万国。今归事反政,一依旧典。"于是居崇德宫,手诏群公曰:"昔以皇帝幼冲,从群后之议,既以暗弱,又频丁极艰,衔恤历祀,沈忧在疚。司徒亲尊德重,训救其弊,王室之不坏,实公是恁。帝既备兹冠礼,而四海未一,五胡叛逆,豺狼当路,费役日兴,百姓困苦。愿诸君子思量远算,戮力一心,辅翼幼主,匡救不逮。未亡人永归别宫,以终余齿。仰惟家国,故以一言托怀。"释文:皇帝举行冠礼的时候,皇太后褚蒜子下诏说道:“当年我遭遇了不幸,皇帝又很年幼,皇家的事业变得式微,就好像旌旗上的飘带(实权旁落、为大臣挟持)。公卿百官们带头遵循前朝的惯例,劝谏晓谕我来摄理朝政。我这才为了国家社稷的重要,以及先代已经形成的义理,勉励自己恭敬的听从大家,却没有了时间固守妇道。仰仗凭借七庙中祖宗在天之灵,俯身依仗百官们的能力,皇帝终于到了加元服成人的时候,典礼已经完成他的德行也已经完备,应当让他来亲理朝政,临朝统御万国。今天就让我把朝政归还给皇帝,按照一贯的典章制度。”于是皇太后褚蒜子搬到了崇德宫居住,并以手诏对百官们说道:“当年皇帝年幼懵懂,我遵从百官们的提议处理朝政,可是我能力实在是不足,又频繁遭遇艰难,心怀忧伤这么多年,实在是担心害怕处理不好。司徒是宗室亲属德高望重,是在他的训谏下才弥补了我的弊端不足,王室才能够没有毁坏根基,实在是凭借着公的能力。皇帝既然已经举行完了冠礼,而四海还未能统一,五胡还在四处作乱,豺狼当路,国库消费与徭役每天都有增加,导致百姓们非常的困苦。希望大家这些君子们能够做好长远的打,齐心协力,辅助护卫年幼的皇帝,匡扶救助不足的地方。我这个还没有死去的人要永远的居住到别的宫殿,以终了剩下的余生。我仰望家国大事,所以才说这句话以寄托心中的愿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