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操秀英
“后浪”眼中的故宫和未来什么样?
他们又会用哪些黑科技
让故宫的珍贵藏品穿越历史走向未来?
今天(12日),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斑驳的红墙,
参加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的少年创客们
【 全国|看,科技少年手中的600岁紫禁城,美又飒!】踏入故宫大门,
用他们亲手创作的一件件
散发着青春气息和智慧光芒的
“数字故宫”“活力故宫”作品,
给出答案。
文章插图
从2017开始,每年的夏天,全国的少年创客者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约会——参加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
但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有的约定。
疫情或许会拖延进程,却无法阻挡少年的奇思妙想。
因为热爱,所以澎湃。
5月11日,作为全国科技周重大示范活动——2020年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采取线上模式,如约而至。
少年创客们闻讯而动,来自27余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支团队、近10000名学生参与此次活动。
实践活动坚持倡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让科技更有温度。题目来源于实际生活,力求以科技手段解决现实问题,用创客方式传播科技冬奥知识,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与600岁紫禁城的融合,传播中国文化。
来看看科技少年们手中的600岁紫禁城吧。
这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琼枝溢年光”。
文章插图
看得出来这件作品的“原型”吗?
没错,正是清代金瓶珍珠花树景。
除了外形上尽量还原,这件作品的奇妙之处在于它还可以感知温度。
四川省南充市小学的孩子们在每颗水晶珠里插入光纤,并设计程序从温湿度传感器获取温度值,来控制不同颜色的LED灯发出不同的颜色。
光纤的导光性可以将LED灯的光传至每一朵水晶珠花,这样,在不同的温度下水晶珠花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这不断变化的流光溢彩就如同时间的变化永不停止,又如同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辉熠耀千年。”孩子们说。
接下来这款酷炫的作品是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丁兰校区同学们带来的“故宫 AR+”。
文章插图
不需要特制的头盔或眼镜,你就能身临其境“游故宫”。
如果你使用的是 Android 设备,它的使用将变得非常有趣。创作团队选用激光雕刻出的故宫博物院 Logo 木板作为触发器,只要你打开故宫 AR+ 并将取景框对准它,一个雄伟的太和殿便出现在你面前。
在iOS平台上,它也十分简单易用,扫描到一个平面即可开始观赏,并且还支持放大与缩小,你甚至还可以走进这座宫殿,近距离观赏它精美的内部结构,仿佛置身于太和殿内部。
在大饱眼福后,咱们再来一饱耳福。
这是由杭州余杭良渚实验小学带来的“AI编钟”。
文章插图
由于观众无法在故宫接触到编钟,孩子们运用了激光切割与灯带,以及编钟模型,制作出AI编钟,结合APP inventor曲库和灯带跳动,引导使用者敲出相应的音符。
“大家就可以轻松学会敲打编钟了。”孩子们说,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不应该被遗忘,“我们想让大家重拾这个乐器,所以发明了这个编钟教学装置。”
带队老师叶智清介绍道,学校自去年12月份开始学习区里统一规划的人工智能课,这是孩子们学习后独立完成的作品。
“用现代科技激活古老文化,对孩子们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叶智清说。
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很多——具有人脸识别和语音交互功能,会用不同国家语言讲述自己“身世”的日晷;有通过灯带跳动引导人们学习弹奏技巧的AI编钟;有具有自动出纸功能,可以判别游客写的“之”字与王羲之相似程度的展示系统;有的同学把手机嵌入粘土、废罐子、旧筷子做的模型中,虚实结合展示金瓯永固杯的魅力……
推荐阅读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2021年全国仅此一副的对联,堪称“神联”,写尽了人生
- 两岸少年艺术展在福州开幕
- 少年穿梭诸天万界,从斗破开始,培养三千女帝,嫣然紫霞统统在!
- 山东重特大科技攻关课题研究
- 全国Ⅰ卷作文题为何称鲍叔牙为鲍叔?先秦人的名字有点复杂
- 全国通用粮票
- 社文动态 ▏谷城五少年在省获佳绩
- 每一笔都很梦幻
- 全国书画大师班缘何频频选中这个“乡村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