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现场|结束百年流离,圆明园马首终于“回家”了( 二 )


 回家|现场|结束百年流离,圆明园马首终于“回家”了
文章插图
圆明园长春园北部的西洋楼景观澎湃新闻在现场了解到,西洋楼景观中,万花阵得以复建,养雀笼被部分保护起来,其他的建筑大部分存留断壁残垣,在现场也展示了西洋楼景观的部分历史照片和建筑残部件。
 回家|现场|结束百年流离,圆明园马首终于“回家”了
文章插图
现场展出的线法亭版画
 回家|现场|结束百年流离,圆明园马首终于“回家”了
文章插图
现场展出的线法亭版画西洋楼建筑群中的建筑在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在《耶稣会士中国书信简集》中记载——乾隆十二年(1747)的某天,乾隆在观赏西洋图画时,适见图中绘制有西洋水法样式,于是命郎世宁说明,倍感兴趣,想要觅西洋能人修筑。于是蒋友仁被引见,告知皇上可以借助书本,带领工匠制造出喷泉。也有资料记载,乾隆十五年(1750)三月,曾传旨造办处铸造水法池内的铜鹅铜鸭,由此可以推断出,大水法的建造就始于乾隆十二年。关于海晏堂和大水法的营建设计过程中有一段方案之争的小插曲。最初方案为郎世宁设计的十二个裸体女性雕塑。虽然乾隆对于西洋物品感兴趣,但是裸体的女性雕塑还是不能被接受的,所以该方案随即被否定。最终的十二生肖方案,实际为蒋友仁所设计。蒋友仁精通天文地理,在知道中国人用十二种动物象征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便想利用动物造型建一座永不停歇的水钟,即让每个动物造型的雕塑在各自象征的两个小时里喷出水来。
 回家|现场|结束百年流离,圆明园马首终于“回家”了
文章插图
海晏堂大水法历史照片1873年,奥尔末( Ernst Ohlmer,德国人)进入圆明园,他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装潢……五彩缤纷, 不禁怀疑自己来到了’一千零一夜’的世界里。”西洋楼建筑为中西结合’最极至的样本””,在现场也可以五彩缤纷的琉璃部件》
 回家|现场|结束百年流离,圆明园马首终于“回家”了
文章插图
历史照片中琉璃部件的镶嵌
 回家|现场|结束百年流离,圆明园马首终于“回家”了
文章插图
琉璃部件的镶嵌
 回家|现场|结束百年流离,圆明园马首终于“回家”了
文章插图
琉璃部件的镶嵌东西文化的浪漫一击海晏堂最终有了历史照片中有些奇异的景观——在巴洛克式的建筑的环抱中、十二尊衣袍宽松或手持拂尘或轻摇折扇或拱手作揖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生肖铜兽端坐着,这是中西文化的有趣衔接,也如学者所称,大水法及十二生肖雕塑的建成“促成了十八世纪中西文化中的浪漫一击”,而这也是百年间我们对这些流散在海外的兽首念念不忘的原因之一——它们当年就是在一派西洋建筑之中,延续并有些执意地延续着中国古代文明。生肖这种始自西周的中国文化,在考古材料中以生肖墓志、生肖俑、生肖壁画和生肖镜等类型出现。其形象大致都分为三种:写实动物形象、兽首人身形象、人物带生肖形象。在造型特点上主要表现为:浑整一体、古朴自然、生动形象,比较靠后的生肖在造型上更为写实。十二生肖铜兽首在形制上也采用的中国文化中的生肖形象——兽首人身。
 回家|现场|结束百年流离,圆明园马首终于“回家”了
文章插图
唐墓中的十二生肖形象从下面的一组清朝的青玉雕十二生肖像中也可以发现,它们的姿态与圆明园历史照片中十二铜兽形态相仿,可见是当时很传统或者说很普遍的一种设计理念。
 回家|现场|结束百年流离,圆明园马首终于“回家”了
文章插图
青玉雕十二生肖像而不同的是,圆明园的十二生肖虽然在形象上沿袭了兽首人身的原型,在造型特点上远观很浑朴厚重,但是从现在存留的兽首可见细节却精致而纤毫毕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崔剑锋介绍,据X光照相结果显示,马首除了颈部前下方有数个锔钉外,其他各个部位都无明显的分铸焊接痕迹。由此可见,马首系用失蜡法浑铸而成,其颈部、脸部以及眼睛、耳部、嘴和舌头都应为一体铸造,形象逼真。马首顶部的鬃毛更是纤毫毕现,下部可见一明显的铜梗及几处铜块将一部分鬃毛撑起,造成悬空效果。同时,马首内壁附着了不少白色残留物,形态上看可能是水垢等沉淀物。这表明该器物内壁有可能和水长期接触,使用过程中在内表面沉积了一层水垢,水垢的形成很有可能和其作为十二生肖喷泉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关。十二兽首中,牛首和马首的鼻子造型也很值得一提,它们的鼻子以隆起表现其体积,且有鼻腔厚度,有解剖学的意味。“而在中国传统的雕塑中,如敦煌莫高窟第五号窟中龛前廊左侧的踏牛天王中,牛的鼻子造型则是凹进去的,且没有鼻子厚度的表现。同样手法的还有湖南岳阳桃花山初唐瓷俑,均强调孔的意味,此表现差异大抵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紧密关联。”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的西方韵味、雕塑语言倾向》一文中写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