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太厉害,把天地古今都给写尽了

张若虚,初唐诗人,与贺羽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一首为《春江花月夜》,一首为《代答闺梦还》。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篇歌行,它沿用陈惰乐府的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叹,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张若虚也因此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人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太厉害,把天地古今都给写尽了
文章插图
《春江花月夜》中包含了人生中最美好的良辰美景,由春天、夜晚、江流、花林、明月构成了一幅清丽优美的画卷。诗人先从春江月夜的宁静美景人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远景透明纯净,张若虚孤身一人伫立在江畔,在月下和着夜色缓缓吟咏。“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散”,又仿佛踏进虚幻缥缈的意境,让他对人生和生命进行思索。“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他联想到了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年华似水,诗人将人世间的种种体验融于对浩瀚间天地宇宙的体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见人”,诗人仿似与天地融为一体,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不由生发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叹。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总体还是积极向上的基调和形而上的思索,体现了诗人在初唐的时代背景下在符合初唐诗的共生中对人世和宇宙间独特的思索和体悟,体现了他心中之美,文学之美和艺术之美。
《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花、月、夜也被诗人赋予了全新的内容,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独特描绘和真切的生命体验,诗人将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融为—体,创造出情景交融、幽美邈远的诗境。
诗情
1.独有的风景美感
有时我们看一些文学艺术作品时,往往陶醉于作者塑造的意境和形象之中,这些作品拥有独立的创作美感。例如观看法国画家夏凡纳的一些壁画时,会被画中宁静的形象所吸引,其中有丛林、沉静的人们、羊群,轻舟正缓缓驶入小河。这类艺术作品意境优美,难以概括。我国古代诗词中也有不少作品拥有这种深远的意境,难以概括其美,不可描绘其独特。《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一。
 人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太厉害,把天地古今都给写尽了
文章插图
《春江花月夜》美感独具,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交融之物,全诗的景物都是在月的照耀下大自然的景色;这些景物平素是安静的,因为月的照耀才显得富有生机。这让我们联想到莫奈的油画,着重用一天中光影的变化表现景物。月从升到落,在一夜之间经历了“月升—月照—月悬—月斜—月沉—月落”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流、沙滩、天空、芳甸、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以及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漂泊的游子,都有了新的表情、新的心情,或如“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坚定、辽阔,又如“月照花林皆似散”的虚幻和缥缈,又如“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孤独和徘徊。月使自然有了情话。
2.怀乡
在《春江花月夜》中,怀乡也是诗人的重要情愫。诗中最后八句写游子,用落花、流水、残月来衬托游子和思妇的相思之隋。“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衬托出诗人凄苦的寞寞之J隋;“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越水成文”,“鸿雁”飞翔,“鱼龙”跳跃,光不度,水成纹,更衬托出深夜的寂静;“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诗人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乡思。——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