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究竟"走"是不是上计?有两种解释;一是"八室"出齐,计穷力尽的时候,一旦能够逃出敌人的包围圈,正所谓死里逃生,其欢喜心情,真莫可言喻,故称之为上计,一是相反语,是那些战场败兵的一种精神胜利法。"走"有被动主动之分,被动是迫于无奈,主动是缺乏信心。被迫逃亡,并非怯儒表现,主动退却,也非英雄末路。这里所指的走,是因环境已处于不利,设法转往别地另起炉灶、谋东山再起之意。无论哪一种战斗,不管是文是武,谁都没有"常胜"把握,在战斗过程中的小胜小败,若隐若晦状态,瞬息万变,不机警不能应付,不变通无以达权,盖所争取的并非暂时得失,而是最后胜利,最后胜利属于坚持到最后五分钟的人。所以,"不走"并非英雄,"走"也非懦夫。
文章插图
走有很多种方式:有"弃甲曳兵而走"者,有"自反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有"道不行,乘桴于海"者,虽走的动机不同,但避祸与受迫害的心情则一样,这样的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会那么从容轻松。逃亡偷渡的固不必说,就是孔子去鲁,老子出关,也会弄到"惶惺然栖栖然"呢!"走"也有两种意义:有一走了之的,有一走更不得了的。象范璏那样,他辅助越王勾践,苦身戮力,灭吴兴越,尊越王为上将军,但他却认为"狡免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忍辱妒功,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遂毅然弃富贵如敝屣,置孥妻于不顾,悄悄地逃入三江五湖,归隐而去,荀全性命于盛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样一走,便一了百了。伍子胥,因父兄惨被楚王所杀,他只身逃亡,偷渡昭关,乞食吴市,历尽艰难险阻,千苦万辛,卒见用于吴王阖闾,兴兵伐楚,九战而陷郢都,毁其宗庙,掘平王之冢,鞭挞其尸,报父兄之仇,就是一走而更不得了的例子。
文章插图
大抵"走"是不得已的事,被迫而走,便有深仇大恨,起码会咬牙切齿。一去不回犹自可,若"浪子"回得头来,那就血泪横飞了。这是人之常情,也是理固如此。中国人的"跑劲"是世界闻名的,从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怕还是这样。历史上的公主蒙尘,王孙落难,已司空见惯;老百姓的东逃西奔生活,更是与生俱来。年荒则跑诸四方,世乱则铤而走险,官来奔走骇汗,兵到亡魂丧胆,贼至狼奔豕突,俗语有说:"贼来如篦,兵来如梳,官来如剃"。试问在这三重威力之下,没有一套跑的本领怎行?此也可见三六计中,为什么"走"为"上计"的原因。说起来,"走"才是基本计策呢!不过,话又得说回来,究竟"走"算不算是一种计呢?照道理看,凡要决定对付一件事的时候,只有两个原则:干成不干 (亦即不走成走)。要干(不走),自然要用计,不平(走),也得想计脱身。可知"走"原是一个大前提,本身不是一套谋略。
文章插图
如:伍子胥偷渡逃亡,用的是"金蝉脱壳"计,刘邦脱险荥阳和白登城,用的也是"金蝉脱壳"和"美人"计。孙膑孔明的退兵,用的"虚张声势"计,甚至历史上的大老千徐福,想逃脱秦始皇控制,便使用一个率领童男童女去海外求仙的"无中生有"计。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在被控制得愈紧的时候,其"走"的花样也愈见精彩。花样,就是计谋。为了明白这种关系,只可谈谈"走"与"不走"、利或害的关键问题。有这么一句经验之谈:"应走不走,反受掣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是说在事态严重,该走而不走,应当机断而不决的,必会招致更大的麻烦与危险。在战争中,谁都想灭了敌人,或"擒贼擒王"地把敌方首领置于控制之下,或伤害,或软禁。虽不置于死地,也折磨个半死,或改造成一个软性动物。在这种情况之下,意志薄弱的自不必说,刚勇的必想办法逃脱。因此,有化装潜逃的,有借故远走的,有夺关斩将而逃的。"走"的方法千变万化,大致上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文走",一是"武走"。
推荐阅读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俗语“人怕腊月生,又怕腊月死”,为何这么说,有啥深层含义
- 除了宋江,还有哪些人在梁山拥有实权
- 东汉末年名士修炼手册:成为一个名士,需要哪些素质?
- 梁山鄙视链:哪些好汉位于鄙视链的最底层?
- 刘麟瑞的诗有哪些?刘麟瑞的诗词全集8首
- 《三十六计》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 我国南方的崇信儒家有哪些具体表现
- 决定玉石雕工费的因素都有哪些?速来学习!
- 大年初一要“开财门”,放鞭炮有哪些讲究?碰到了哑炮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