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炒米视角找李卫就对了,这说明老三胤祉是个明白人。雍正首场恩科,竟然出现试题在伯伦楼公开叫卖。这说明“黑恶势力”很猖狂。背后是通了天了。
文章插图
而李绂发现问题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对天下仕子不公,毕竟自己就是读书出身。很反感这种徇私舞弊的行为。但是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李绂其实只有义愤而无方法,一脑子浆糊。他最多能考虑到了可能会和张廷璐有关,但是再往上他是考虑不到的。其实即便张廷璐,他也是没资格查办的,所以他想到了三爷胤祉。但是至于找到胤祉之后,该如何做?他又是一脑子浆糊了,竟然让胤祉请旨派兵去伯伦楼抓卖试题的人。
文章插图
可是李绂根本没有想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此刻其实李绂已经无法固定证据了,因为已经开考了,现在去伯伦楼什么也抓不到不说,一旦你派兵去了,这事就大了,轻则说你污蔑朝廷恩科;重则说你图莫不轨,再被人反咬一口,那基本上,脑袋肯定是不保了。辛好,李绂没有考虑到的,胤祉都考虑到了。他相信李绂的话,这次恩科必然存在问题,李绂是读书人,是清流领袖,不会说谎。
文章插图
那么这个事情,最重要的是如何固定证据?什么人可以有办法固定得了证据?这事情最浅的张廷璐跑不掉,但是这背后还有哪些势力?只会比张廷璐更高层级,谁能压得住这些人的报复行为,或者从中活动?所以这件事情肯定不能按部就班,公事公办。那样就完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走漏风声,一旦走漏风声,那必然没有结果,没有结果,对方就一定会反咬一口,到时候,那就不只是被动的局面了,而很可能身陷囹圄了。所以办这事的人,首先一定是雍正极为信任的,即便处理不好,局面被动了,也会被雍正故意包庇的。另外这个人必须要有处理特殊问题的绝招和能力。更主要的要有自己的兵,这样才能保证行动迅速、保密。虽然用不着多少兵,但是这样的角色放眼京城,还真不好找。
文章插图
但是胤祉立刻想到了,刚被调任浙江巡抚的李卫,此刻正在京城领旨谢恩。对的,李卫有自己的“抚标”(亲兵);办事不拘一格,从来都是剑走偏锋,直戳问题关键;有正义感,敢想敢做;最最关键的是他是从小跟着雍正的,雍正对他自然是与别人不同。所以如果这事连李卫都解决不了,那恐怕在这个京城里,谁也帮不了李绂了。回顾一下:其实找李卫办事的关键,在于其实体制内出现的问题,通过体制本身去一层一级复查、追究、问责。很容易因为牵涉到各方利益,最终不了了之。问题无法被挖掘出来,反而还会伤害到体制内的举报者。而李卫其实也代表着雍正皇权的绝对权威,但是他和吏部就科举问题不牵涉,他以直接对雍正负责的态度处理这个问题时,避免了牵涉到各种利益关系当中,而失去解决问题的机会。这种方式其实就是第三方介入的原则。最终也就起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李卫作为雍正的改革闯将,他获得了比常人更多的信任,而他之所以能得到这个信任,其实在于他一颗勇敢而正直的心。也就是“你办事,我放心!”文/炒米视角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亲王|《雍正王朝》中诚亲王在科场舞弊案时, 为何让李绂去找李卫!】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盘点《雍正王朝》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8位角色,弘历错的最离谱
- 清朝礼亲王昭梿作证:金庸笔下的陈家洛冒充福康安事件真实发生过
- 大清有一至尊宝物,能使用的仅限三个人,亲王贝勒使用一律杀头
- 清朝|雍正王朝:为保弘历,刘墨林只能背锅?这就是小人物的无奈!
- 清朝|爱新觉罗·溥绪:大清最后的庄亲王,却一生穷困潦倒
- 清朝|康熙最放心的一位亲王,手握重兵也不会造反,一世兄弟情深
- 《雍正王朝》里,为什么雍正的腰间总会挂一把钥匙?
- 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行楷字帖》!
- 红楼中忠顺亲王与贾家对立,这也注定了贾家的悲剧下场!
- 成亲王书如凤芝龙木,人间不可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