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孙逊今天(11日)上午因病去世,消息传开之后,在我国红学界和古典文学界引起极大反响。
一方面,作为新时期红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的病逝被视为红学界和古典文学界的重大损失;另一方面,在很多学者看来,他所代表的一代学人的治学方法与治学态度,迫切地需要得到传承。
正如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庆善所说:对于他们这一辈学者来说,文章千古事,治学亦是人生大事国家大事,因此倾注了极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术成就:红学界承上启下的人物
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庆善说,作为和冯其庸、李希凡等大家共同开创了新时期红学研究的学者,孙逊在红学界无疑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975年,刚刚31岁的孙逊被借调至北京,参加文化部组建的《红楼梦》校勘注释小组,直接跟随文史大家冯其庸和李希凡,对当时能搜集到的各种《红楼梦》珍贵版本的影印本进行阅读和比勘。成立该小组的目的,一言概之,就是改变长期以来《红楼梦》通行本是以程乙本为底本的问题,其成果直接催生了之后通行全国、至今为止发行量最大的人文版《红楼梦》(新校注本)。然而,具体如何改变,牵扯到的学术关卡甚多。孙逊曾经在文章里这样回忆冯、李二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他俩学有专攻,配合得特别默契:冯先生精于版本校勘,具体负责确定底本和参校本,以及撰写有关校勘凡例;希凡老师擅长理论分析,对早期脂本和程本的高下优劣洞若观火,一语中的。”
这一段经历对孙逊本人的治学产生了很大影响。1981年,他以37岁的年纪出版《红楼梦脂评初探》,一举成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詹丹告诉采访人员,在该书出版之前,学术界只是把脂砚斋等人对《红楼梦》的评语作为史料来看待和使用,孙逊却独树一帜,从美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孙逊因为该书直接从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时至今日,该书仍被视为新时期红学领域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文章插图
治学方法:始终对新的学术方向保持敏感
孙逊曾经说过,冯其庸最让他敬佩的一点是,除了红学,在戏曲学、西域学和古代文学研究方面同样成就卓著。而这也成为孙逊本人的治学追求。他长于红学却不囿于红学,不断开拓新的学术领地,在中国古代小说与都市文化、域外汉文小说与中国古代小说西译等领域,他都是开风气之先者。在学科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多的学者满足于书斋式治学的当下,孙逊所代表的,是属于他那一代学人、而今急需得到传承的治学方法和态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潘建国曾经拜师孙逊门下。他告诉采访人员,域外汉文小说研究这一块现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热点,但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国内还少有人注意到,孙逊当时就提出了出版东亚汉文小说集成的宏大学术构想,可以说是开拓了中国大陆对东亚汉文小说研究的新领域。在他的直接推动下,该系列的越南卷已经出版,韩国卷将于明年上半年出版,日本卷的前期工作也已经在开展中。詹丹向采访人员表示,以前国内学界多关注近代的西学东渐现象,比较忽视中国文化对海外的影响,孙逊的研究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白。
不少学界同行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都强调,这种对于新领域的敏感,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其对于跨学科甚至跨语种研究方法的重视。詹丹告诉采访人员,孙逊在担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期间,曾要求中文系开设双语种课程,当时校内外多有不解之声。但事实证明这一做法对于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学生的治学能力是有效的。
尽管研究的是故纸堆里的学问,但孙逊始终保持着对于新鲜事物和文化现象的关注。六年前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时,剧中人都教授的“人生之书”《九云梦》就引起了孙逊的注意。他当时特别为本报撰文,指出“《九云梦》这部受到我国深刻影响而创作的汉文小说,今天却搭车都教授而在我国大行其道,这种文化的外传和回溯就像水面上交相回环的涟漪,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推荐阅读
- 红楼梦里,贾琏为什么老喜欢地位低下的女人这样分析你可赞同
- 红楼梦追星有多可怕你看看红楼梦中的尤三姐,悲惨境遇不言自明
- 此人才是红楼梦中的大佬,表面老实内心狡诈,将王熙凤耍得团团转
- 《红楼梦》当中的这些细节,可以明显看出,宝玉对黛玉爱得有多深
- 《红楼梦》里这4个女子,长相不输女明星,只有她是贤妻良母
- 《红楼梦》袭人夜里被贾宝玉换了腰间的汗巾子,她真不知道么
- 别以为她只是《红楼梦》里的“探春”,看看她导的戏,质量也不差
- 红楼梦中有个丫鬟很可怕, 笑死了晴雯, 哭死了黛玉
- 红楼梦中的贾母有多厉害 但从她用王熙凤这件事, 就看出不简单!
- 红楼梦:关于宝玉的婚事,王夫人有多不满意林黛玉,一句话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