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尽|成博潘玉良画展开幕 拼尽一切做自己身体的主人


 拼尽|成博潘玉良画展开幕 拼尽一切做自己身体的主人
文章插图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何晞宇
成都博物馆(以下称成博)三楼潘玉良画展导览区的画家背景简介中,有一条纤长的时间轴,上面点缀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最美丽名字:林徽因、张爱玲、蔡威廉、孙多慈……这些破旧立新的闺秀以她们傲然于世的独立精神和绝代风姿,成为那个时代新女性的代表。当她们为爱情“低到尘埃里”时,又引得无数唏嘘。
而与她们同时期的女画家潘玉良,从出生起就在尘埃里。她没有仙姿,没有家世,没有社交手腕,甚至没有文化;她奋力学习,却被蔑视,被误解,被迫去国万里,拼尽一切才得以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后世人形容她时,总是说她像“男人”一样,像男人一样魁悍,像男人一样用笔,像男人一样仗义。但她是女人,她画的也总是女人。她用她严格训练过的画笔审视自己作为女人的形貌,用她刻苦磨炼后的眼光审视着她那个时代女性光鲜外表下的灵魂。
 拼尽|成博潘玉良画展开幕 拼尽一切做自己身体的主人
文章插图
本次展览三位女性策展人,红衣为肖飞舸
12月11日,在一个阴郁的冬日下午,成博“玉汝于成——潘玉良的艺术人生”画展静静开幕了。为了防疫,画展开幕仪式以线上导览的形式进行。而展览名出自北宋大儒张载的《西铭》: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意思就是说艰难困苦能够打磨一个人,让人获得成功”,本次展览策展人肖飞舸表示,“这句话特别适合用来形容潘玉良的一生。”
略带不屑、有点愤怒、非常坚毅
画展入口,摆放着潘玉良著名的《临窗自画像》。这幅作品作于1945年,画中的潘玉良已接近50岁,身着板正的红色西式长裙,歪着头,表情一如既往的严肃。
 拼尽|成博潘玉良画展开幕 拼尽一切做自己身体的主人
文章插图
潘玉良不好看。从她友人的回忆以及留下的照片里都可以看到,她不是一个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仕女:狮子鼻、厚唇、宽脸、五短身材且不修边幅。她的性格也不“讨喜”,与她有交往的人说她泼辣豪放,嗓门极大,喜欢喝酒,“一般人不会把她当成女人,常常把她当成‘哥们儿’一样看待。”
潘玉良189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没有裹脚。那个年代没有裹过小脚的女子,要么出生家风开放的高门,要么就是穷得没有能力给家里女孩裹脚。潘玉良的家人属于后者。她这样的容姿,加上低微的出生,本来几乎没有未来可言。
她姓过“陈”,姓过“张”,18岁嫁给名流潘赞化后再更名为“潘玉良”。18岁以前她的真实经历几乎不可考。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姚玳玫话说,她不断地改姓,对她来说其实是不断地更换主人,“较之同时代的其他女子,她的身份从属性更强。”而潘赞化是她的归宿,给了她新生的机会。这是1912年,这年时代也新生了。
通过潘赞化,潘玉良有幸进入中国第一所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专。
 拼尽|成博潘玉良画展开幕 拼尽一切做自己身体的主人
文章插图
东方野女子 “中国印象派第一人”
肖飞舸说,潘玉良的色彩感觉极好。其作品色彩艳丽、情绪饱满,广征博采,融合了20世纪早期世界美术潮流中印象派、野兽派、纳比派等多种流派的特征。
“她1921年被上海美专劝退,很快就到了法国里昂国立美术学校去读书,然后很快又被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录取。(要知道)直到现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都是我们学画学子心目中的圣殿。然后,她又拿着这个学校在历史上第一次给外国人的奖学金,到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去学习。”
潘玉良的绘画成绩很优秀,她在法国7年受到了严格系统的西方学院派教育,“所以说她平面立体兼修”。
 拼尽|成博潘玉良画展开幕 拼尽一切做自己身体的主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