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孙子兵法,对个人发展的10个启示!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虽然做人做事,并不如兵事一样,动错一步会招致死生之事,但生活事业之中,动错一步往往会导致成败变更。
我认为自己本不应该是一个学化学专业的人,而应当是一个研究兵法理论的人!但我并不是一个军事发烧友,我并不对各种兵器或各方面的军事信息过敏,我唯一感兴趣的是兵法理论里面的博大精深思想。
曾经对兵法非常的痴迷,加之高中的时候对文言有特殊爱好,也就顺势把《孙子兵法》十三篇给背了下来,内容也不多,事实上《孙子兵法》也就是一篇5000字的小论文。后来听说,有那么一个天才开创了把《孙子兵法》系统地运用到商业战争中,也就开始注意在生活中运用《孙子兵法》,用它来指导自己做人做事。
 做人做事|孙子兵法,对个人发展的10个启示!
文章插图
下面,我从自己的体会,来分析自己从《孙子兵法》中所习得的一些做人做事的启示。
启示1:千难万难,判断最难
【原文】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孙子讲五个知胜之道,第一条,就是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动手之前,你要知道能不能赢。判断力是创造力的前提,只有在判断中创造,才是真正的创造。
人性的弱点是一厢情愿。西方谚语说:“我们相信一些事情,不过是因为我们希望他是真的。”我们假定一厢情愿的因素,在我们的判断里占三分,那么,当你认为有几分把握的时候,先自己减去三分一厢情愿分。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这个认识很重要,不要轻举妄动。
启示2:利害关系:先考虑避害,再考虑趋利
【原文】不能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李嘉诚说,做任何事情,先考虑失败。先能避害,然后才可趋利。因为利今天没有,明天还可以再图。而害却可能让我输掉老本,彻底出局。所以,避害比趋利重要得多。
为什么我们的趋利意识,总是百倍于避害意识呢?主要是因为侥幸心理,赌一把。有人说,大不了重新来过!不是每个人都有史玉柱的命,出局了就没法重来了,因为那牌局里的人都不白给,你手里没牌了,拿什么入局?
启示3:以失败为假设前提来思考
【原文】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有两样东西,最能驱使人犯错,一是利益诱惑,二是焦虑。
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是以成功为假设前提,因为我做一件事,是为了把它干成。我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围绕如何能成功。
《孙子兵法》的出发点则不是这样,他是处处以失败为假设前提。其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围绕避免失败,减少代价,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用计、等待,等待一战而定。“非战”“非攻”,最后还强调一个“非久”。什么意思?是动作要少,关键时候,就来那么一下,最忌讳天天研究,频频动作,反复折腾,做多错多。
启示4:成大事者有三戒,戒贪是第一
【原文】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利”往往在明处,在眼前,让人激动;而“害”在暗处,在远处,让人心生侥幸。我们经常看到人,去做一些利益极小,而隐患极大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那利马上可以得到。而那害,那明明白白的害,他却不可救药地认为“不一定”。
不贪心,就不会上当。所有的骗局,都是从“贪”字入手。这不是别人来骗你说工地上挖到宝,是你自己会骗自己。不要让你的欲望,来左右你对利害的判断。
启示5:忘了本谋,是每个人常犯的毛病
【原文】怒而挠之。
这种诡计,主要是针对性格刚烈的敌将。要始终不忘自己的根本目的、基本策略。
忘了本谋,这是我们每个人常犯的毛病,不仅仅是因为愤怒,任何的干扰,都会令我们越来越远离本质的目的,而自己完全意识不到,追求枝节,而忘了本质。所以佛经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