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把本土文化变成“全球语言”南京推动千年文脉与世界联通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北朝诗人谢朓的一句咏叹,成为南京流传千年的城市名片。
近年来,通过“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今天的南京千年文脉可感知,天下文枢可品读,古都魅力得以彰显,一座生态、生活、生产与文脉、文化、文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呼之欲出。
城市风貌 新老并秀
六朝金粉地,最忆是金陵。说起古都,多是将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是把历史文脉融入自然。
春天万物复苏,鸡鸣寺路的樱花一开,整座南京就被裹上了一层“初恋”的气息,城市变得生机勃勃;夏日夜行紫金山,黑暗中流泻出点点碎光,数以万计的萤火虫在草丛中飞舞;秋日的南京梧桐和银杏铺满整座城市,人们常说,“一入秋,南京就美成了金陵”。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城市风貌,都折射出一座城市对历史的态度。
近年来,南京系统梳理了从六朝、明清到近现代的历史文脉,编制完成11片历史文化街区和22片代表南京不同时期最具特色的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
小西湖片区所在的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就是其中之一。这里开展了“小规模、渐进式”改造,让原住民自主选择迁与留。迁出的释放了空间,为改善基础设施和植入新业态创造条件;留下的或自住或租赁,再根据建筑完损程度进行适当修缮整治。
“不仅留下原汁原味的老城南民居和老街巷肌理,还有与原住民共生的烟火气,在改造和更新中找到了延续城市之魂的平衡点。”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韩冬青说。
把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留给后人?南京的答案是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美丽的关键在于新老协调发展,既赓续传统,又守成出新。”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说。
人文气韵 古今交融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学馆”、第一部诗歌理论和批评专著《诗品》、第一部文学理论和批评专著《文心雕龙》、第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千字文》等均诞生在南京。
在历史长河里,南京始终是一座被书香萦绕的城市。古时金陵的文人墨客留下昭明太子读书台、王安石读书处等遗迹。时光更迭流转,失恋书屋、先锋书店等又成为当下文艺青年的流连之处。
千年文脉,薪火相传。201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京成为“文学之都”。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勇认为,这拓宽了中外交流渠道,让西方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南京,对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意义非凡。
疫情期间,南京向全球“文学之都”城市发起倡议,征集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主题城市明信片,不仅有34座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文化风貌,还有居民在春夏秋冬的诗意栖居。
“以文学织就心心相连的纽带,传递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信念和勇气。如果说医疗守护着人们的身体,文学则守护着人们的精神家园。”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主任袁爽说。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要延续历史文化根脉、塑造城市品格,不仅是静态展示,更要从沉默的文物、文脉中提炼出真正具有当代价值的内涵。
近年来,南京抓住传统节日这一最大众、最生活化的载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融入日常,帮人们找回文化记忆、唤醒文化自觉、厚植文化底蕴。
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季中扬教授加入“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已有一年多,专家们围绕七大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理顺传统节日和现代生活的关系、全国节日和城市特点的关系、习俗传承和形式创新的关系等。
如今,老传统、新风尚,正在快速融入现代生活。春节,明城墙十二道城门上挂起春联,带动撰、写、送、挂春联融入百姓生活;元宵节,明城墙、秦淮河张灯结彩,与“中国加油 武汉加油”亮灯仪式呼应,在朋友圈刷屏……
融入世界 开放包容
今年初,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的纪录片《南京抗疫现场》在国内外热播。此前7年,他已在中国和日本拍了200集《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竹内亮一直有个突出的感受:“南京人对外来人总是很包容、很热情,在我的镜头前也那么自然真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