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灵台 沉寂在黄土塬上的商周文化

大家好,我们的俊彦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沟壑纵横、梁峁起伏的黄土地上,黍、稷、小麦恣意生长,让灵台在古代成为中华农耕文明和农耕技术的发祥地之一,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帝后裔密须国,神州祭天第一台“灵台”,西周的重要封邑密国,“三女丧国”……不管是一个个久远的历史故事,还是吟唱数千年的《诗经》,还是出土的一尊尊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因周文王伐密所筑“灵台”为县名的灵台县,处处蕴含着灿烂辉煌的商周文化,尘封着一段段金戈铁马的沧桑历史。文王伐密
 文化|灵台 沉寂在黄土塬上的商周文化
文章插图
古灵台全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中的这八个字,道出了周王朝韬光养晦,顺势而为,从弱变强,不断变革,问鼎天下的发展之路。在周王朝壮大发展的过程中,发生在灵台的文王伐密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诗经·大雅·皇矣》这样描述了文王伐密事件:“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文王伐密所指的密须国的故城位于灵台县百里镇境内,这里北依十字大塬,南为山丘,群峰叠翠,东西是宽广平坦的达溪河川,土地肥沃,适合农耕。密须国故城位处达溪河和南川河交汇的西边三角台地内,台地西依吴山,坐西向东,广约千亩。东、西、南三川,易守易退,古为兵家必争之要地。
 文化|灵台 沉寂在黄土塬上的商周文化
文章插图
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内仿制的西周鼎五千年前的黄土高原上,轩辕黄帝的后裔姞姓密须氏在泾水支流的达溪流域繁衍生息,商朝时期成为氏族方国——密须国。但密须国具体何时立国,现有的文献不足证明。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密须国听命于商王,代表殷商号令周围虞、芮、卢、共、阮等方国或部落,成为部落方国的首领,还拥有商王授予的“密须之鼓”以及大路,是镇国重器,代表商王朝管理周围方国,镇守商朝的西北地区,势力很强大。鼓乃礼乐之器,且用于战争,指挥进退,是一种强权政治和权力的体现,大路则是密须君王豪华的马车。这个时期,作为泾渭流域方国的周也逐步壮大发展了起来。商王朝为了征服周,先是文丁杀了周太王季历,一度引起了周人攻商。周文王姬昌时,韬光养晦,谦恭忍让,被商王殷纣囚禁于羑里,后采取联姻在内的一系列亲商政策,缓解了商王殷纣的猜忌,封爵为“西伯侯”,代周行使对泾渭流域的管辖,掌有斧钺征讨的特权。
 文化|灵台 沉寂在黄土塬上的商周文化
文章插图
兽面纹爰伯方鼎(西周)两个相邻的方国,都拥有实力和野心,其争斗是不可避免的。随着自身实力的壮大,周文王姬昌一直为讨伐商王朝做准备。为试探商王朝,壮大实力建立灭商联盟,解决讨伐商王朝的后方巩固的问题,伐灭拥有野心和自己争夺主宰权的密须国成为周文王姬昌成就大业的首要选择。在密须国侵夺周边小国阮的土地和人口,抢截共国送给周文王姬昌贡品的事件发生后,周文王姬昌终于等来了攻伐密须国的机会。攻伐密须国之前,周文王姬昌与属下进行了慎重的讨论研究,统一了意见,在姜子牙等大臣的支持下,决定出兵伐密。
 文化|灵台 沉寂在黄土塬上的商周文化
文章插图
灵台县密须国古城遗址 夏建平 摄公元前1057年,周文王姬昌以援助弱小的国家,征伐不讲道义的国家为名,亲自率大军,联合共国和阮国的军队,一举灭掉了实力强大负隅顽抗的密须国。《吕氏春秋·用民》说,“密须之民,自缚其主,而与文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亦说,“密人自缚其君而归文王。”就是说,周人攻入密须国后,密须人倒戈归顺将君王捆绑给了周文王姬昌。伐密中,周文王姬昌还获得了两件战利品,一是密须之鼓,一是大路,密须君王的马车。《左传昭公·十五年》载:“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以大蒐也。”大蒐是当时天子举行田猎时检阅部众之礼,周文王姬昌将其二物用于大蒐之礼。伐密成功之后,周文王姬昌建立稳固后方的战略意图实现了,把密须之地及其邻边广阔区域掌控在了自己手中。控制了密须国所在及其周边的地域意味着完全控制了泾渭流域,成为制约联络西戎诸部的枢纽和依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