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如何不自,珍重此生。”宋代词人陈著凄声长笑,“箭过时光,剑炊世界,谁带经锄谁笔耕。”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清代诗人龚自珍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认为,人生不顺便怨怼是不对的,应该有更高雅的志趣和积极的心态,“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这个看法得到了汉代文学家班固的认同,“宝剑值千金,指之干树枝。”
他引用了“延陵许剑”的典故阐述人当志趣高远:
周代的季札,是吴国国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鲁国时经过了徐国,于是就去拜会徐君。徐君被他腰间的佩剑吸引了,但心里虽喜欢,却不好意思说出口。季札心领神会,但因为要出使鲁国,不能失了仪态,因此没有将剑送给徐君。待他从鲁国归来准备送剑时,却听闻徐君已经去世,只好来到徐君的墓旁,将宝剑挂枝头才离去。随从疑惑地问他:“徐君已经过世了,您将这把剑悬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季子说:“我内心对他曾经有过承诺,怎么能够因为他过世而背信弃义呢?”
黄庭坚听罢,也赞叹道:“挂剑自知吾已许,脱骖不为涕无从。百年穷达都归尽,淮水空围墓上松。”
文章插图
图据 IC photo
击剑运动的历史
听罢诗人论剑,咱们再来聊聊击剑的历史。
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古代击剑比赛,应该就是“项庄舞剑”,不过他意在沛公,属于犯规的。
记住了,击剑比赛,一定要扎对手不扎观众!
事实上,击剑在古代中国、埃及、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国家十分盛行。公元前11 世纪,古希腊就出现了击剑课,并有剑师讲课。在希腊、埃及等国家中的一些历史建筑和纪念碑上都可见到关于击剑的浮雕。
西班牙被认为是现代击剑运动的摇篮,第一本击剑书籍就由两位西班牙教练编著。
击剑运动真正得到全面的发展还是在法国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时期。1776年,法国著名击剑大师拉·布瓦西埃发明了面罩,这一发明使击剑运动进一步走上了高雅道路。人们戴上面罩、手套,穿上击剑服,就可以安全地进行一连串的攻防交锋。面罩的问世是击剑运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法国成为当时欧洲击剑运动的发展中心。
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的欧洲盛行决斗。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满足人们对击剑的爱好和需要,又不至于伤害生命,一种剑身较短并呈四棱形、剑尖用皮条包扎的新型剑被设计出来,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并得到广泛开展,这便是现在花剑的雏形。从此,在欧洲的习武厅、击剑厅及专业学校里,花剑的击剑方式逐渐形成并日趋完善。
文章插图
图据成都大运会官网
热衷于决斗的绅士和贵族从1885年开始,在习武厅进行练习时,使用三棱形剑,交锋不限制部位,这就是延续至今的重剑。
18世纪末,匈牙利人对东方波斯人、阿拉伯人及土耳其人早期骑兵用的弯型短刀,进行了改革,于剑柄上装配了一个弯月形的护手盘,在击剑时可以起到保护手指的作用。后来,意大利击剑大师朱赛普·拉达叶利将它进一步改进,使它能在击剑运动和决斗中使用,并根据骑兵作战的特点,规定有效部位为腰带以上,这便成为现代佩剑的前身。
至此,人们在从事击剑时就可以自由地选择花剑、重剑和佩剑。
19世纪初,在法国击剑权威拉夫热耳的倡议下,将花、重、佩这三种不同式样的剑的重量再加以减轻,同时对一些技术原理及战术意义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在一些欧洲国家经常开展竞赛活动。击剑运动由此逐渐成为国际性的体育竞赛项目,并最早成为奥林匹克大家庭中的一员。
综合红星新闻 成都大运会官网 中国击剑协会官网
编辑 邓旆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陈省身的数学人生开创几何新纪元,为中国数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几个老生的嗓音谈:“假如实在需要个轨范的话,就学叔岩没错”
- 中国网络文学能否撕掉“二等文学”标签?
- 中国武术由来已久,“武学盛世”和“武学末世”分别是什么时候?
- 中国嘉德专家老师评鉴清雍正斗彩瓷器及市场价值
- 「张忆滨」|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中国画中的理想男人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