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观念”:
“包法利夫人”为什么被年轻读者围攻?
张 婷:你有没有关注其他男性作家,尤其是中国的男性作家,他们如何书写女性?
郑 执:班宇《逍遥游》(里的女性形象)写得非常好。但写女性很难写好,这可以说是男性作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写得好的还是经典,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有珠玉在前,对女性的认知就已经到那个程度,后面很多人写的东西是倒退。
前两年有个非常好笑的现象,《包法利夫人》在豆瓣上被喷。今天的年轻读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在道德审判。我甚至怀疑那是机器人发的,不太相信是现在喜欢读书的年轻人发的东西。
文章插图
△《包法利夫人》(1991)电影剧照。
张 婷:所以前一阵也有讨论说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观念越来越保守了?尤其是这种道德或批判会延伸到文学作品当中。
郑 执:但我猜那些喷(作品)的人,可能99%都没看过原作。可能就是听说讲出轨,讲一个不忠的女人,就开始喷了。这背后真正有趣的现象就是,为什么大家会抱着这么大的执念?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在物质更发达、更开放的时候,会抱着这么深的一种怨念?其实是一个发泄,在发泄情绪的同时,固执、单一地看待这个世界。真正值得思考的是这个事儿,这就不只是搞创作的人要思考的问题了。
余雅琴:我觉得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其实很复杂,不见得大家真的担心有人读了一些小说的内容会把人教坏,而是在发泄真实生活里所遭受的伤害。
04
“短视频”文学:
人并非一定要读书,但大家都是刷快手的老铁
余雅琴:现在有大量的媒体关注,各种各样的文学奖,这可能是前十年所没有的。这是否算是一个文学的好时候,还是仅仅是一个假象?
郑 执:不是假象,算回暖吧,因为曾经有比现在更好的时候。今天大家对文学的关注是好的,对于认真写小说、不把文学当消费品的创作者还是很支持的。我这一两年才开始重新去阅读中国当代小说,发现我们的文脉是没有断过的,80年代文学热之后就没有离开,只是有一段时间潜到水里去了。
十几年前发表渠道还比较传统,但当时也有好的一点:在一个作家成长的过程中,不会受太多杂七杂八的声音影响。
现在的网络环境比评论家还苛刻,不给青年作家的成长留空间。在我看来很好的作品,一打开豆瓣我都疯了,那么多差评。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像卡佛那种作家,如果他现在二三十岁,拿到今天中国豆瓣网上,他没成大师就已经被喷没了。个别天才型选手除外,一般作家的成长周期是很长的,十年、二十年的变化非常大,在这个过程中被很多声音打击,不是好事儿。
但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任何声音你不想听,都炸到耳边来。
文章插图
△《生吞》,作者: 郑执
版本: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11月
张 婷:咱们聊到网络舆论、反馈体系的变化,小说里出现了大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符号,比如快手、抖音、网易云音乐,主人公之一还在快手上做直播。你是有意识把这些要素融在小说里吗?如何看待短视频时代的文学表达?
郑 执:没有刻意,这跟我写上世纪90年代喝酒、下岗是一样的,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故事走到今天了,难道回避这个问题吗?为什么要避开?
我不知道其他写作者怎么对待这个。有人会觉得小说里出现抖音、快手、b站这些字眼,就变low了吗?这个观念是完全错误的。我挺喜欢看快手的,它是当代中国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所以为什么不能描写,甚至自然而然就会写到。
张 婷:你担心它越来越控制我们的注意力,把时间变得碎片化吗?
郑 执:这是事实,但我不认为这个事实有多坏。它不一定是个问题,挺正常的。如果我的快感幸福感,想要获取的信息量,刷抖音快手每天都能获得,我为什么一定要看书?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陈省身的数学人生开创几何新纪元,为中国数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中国网络文学能否撕掉“二等文学”标签?
- 中国武术由来已久,“武学盛世”和“武学末世”分别是什么时候?
- 中国嘉德专家老师评鉴清雍正斗彩瓷器及市场价值
- 「张忆滨」|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中国画中的理想男人
- 北宋灭亡时梁山好汉大部分还在世,他们表现怎样?真令人失望透顶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