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骨|破译“人骨密码” 揭秘古天津人

古代人长什么样?和现代人相比,他们的体质有什么不同?他们的生活习惯如何?这些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很难从文献记载中找到答案,往往需要考古发现来进行揭示。近日,采访人员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经过多年努力,该中心已建立起华北地区最大的明清人骨标本库,并相继开展了人种学、牙齿形态学、身高推算及骨病理等方面的研究。通过解读这些“人骨密码”,那些曾经生活在天津地域内的古人及其生活情景渐渐清晰。
天津明清人骨保护与研究工作引起考古学界广泛关注
人骨|破译“人骨密码” 揭秘古天津人】“在以往考古特别是古代墓葬考古工作中,我们常会被问到一些问题:古代人的遗骨如何保存?这些是不是文物,有没有价值?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我们建立系统人类标本保护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部赵晨告诉采访人员。
目前,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人员的工作重心是对明清时期人骨的保存与研究。参与此项工作的中山大学人类学教授李法军认为,明清时期人骨承载了中国人重要的体质信息和遗传学信息。明清时期是解剖学上的现代人微观演化过程的重要一环,是联结古代与现代的重要纽带。
自2004年始,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启动了天津明清人骨保护与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广泛关注。为能够保护好这批珍贵的人类骨骼遗存,考古人员在工作中摸索、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方法,从发掘之初就针对其埋藏状况和保存情况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科学发掘、提取、整理、修复、保藏、记录与研究的一整套规程。
在此基础上,陆续开展了关于明清古人的体质特征研究、齿学人类学分析、身高与体重推算、健康状况考察以及行为方式重建等工作。目前,项目团队在揭示该人群体质特征、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的基础上,运用了多学科研究方法,特别是骨骼生物力学、几何形态测量学和DNA技术,重点分析该人群的生前活动强度、因缠足造成的女性骨骼形变以及家族遗传学等信息。
首次尝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补齐短板
今年9月至11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完成了西青区大运河文化公园项目119座明清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并对所有的人骨标本进行了科学采集。在完成对这批人骨标本的清洗、干燥、包装后,统一运至蓟州区考古工作站古代人骨标本库内保存。以此为契机,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启动了对古代人骨标本库的系统整理工作,包括更换人骨标本的包装箱,进行防霉、吸湿处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完成统计、分类、上架等工作。
此次工作针对以往人骨标本多,查找不便及纸质统计表不能及时更新等问题,首次尝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补齐短板。专业人员以二维码(活码)取代纸质统计表,印制在人骨储藏架上,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该架上人骨标本的存放情况,并可以通过管理后台修改统计内容,扫码界面实时更新。
为天津古代史和古代社会文化研究提供更丰富直接的物证
项目负责人尹承龙介绍说,目前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古代人骨标本库共存放有历年来天津考古发掘采集的800余例人骨标本,涵盖蓟州、武清、宝坻、东丽、西青等地区。以往,天津地区明清人骨标本多集中于蓟州区等北部地区,海河以南地区大规模发掘明清墓葬较少,因而缺少这一区域人骨材料积累。此次发掘人骨数量200余例,这批人骨的科学采集在进一步丰富天津明清人骨标本库的同时,为进行下一步人骨综合比对和深入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天津南部样本。
目前,阶段性成果已经初步揭示出天津地区特别是北部地区明清时期古人类平均身高、年龄、牙齿磨耗等基本信息,并结合骨骼病变与损伤的情况,部分还原了古人起居、劳作的一些状况。获取的相关信息对于了解古人劳动强度、生活习惯以及易于罹患的疾病等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第一手材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