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村是个神奇的地方。如今那里有振兴的幼苗在茁壮成长,曾经那里有最淳朴的民风萦绕在青山绿水之间。而更早以前,早到五湖四海的大事都还由天子决断的时候,在中国的农村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东西有四不借,借了家败亡"。
文章插图
这四样古人们口中不能外借的东西,其实算是古人生活中挺常见的物品:坐床、杀猪刀、拐杖和药罐子。
坐床,这里指的是古代的婴儿床,并非藏传佛教的仪式。从本质上来说,儿童床也是在确保幼儿安全的情况下为其提供一个舒适的入睡场所个工具。所以古代的儿童床即便有围栏床、摇床和吊床等多种样式,在结构和形制上与成人床差别也不是很大,各类儿童床之间差异也小。但因为使用者的不同,儿童床还是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文章插图
后代在古代的重要性,自是无需赘言的,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俗语直到今天都是人尽皆知的。所以在古代,一个家庭的坐床若是总能物尽其用,在大多数时候就意味着这个家庭人丁兴旺。如果哪天坐床"沦落"到了无用,且都能送给别人了,那就说明这家没有添丁,甚至是断了香火。时间越久,坐床的这类象征意义就越强,这个物件就越不能外送。不然,自家可不就是没了后代"家败亡"吗?
而相比于坐床,杀猪刀其实是不那么常见的物件,一般都是屠夫所有。但在民间凶案之中,嫌疑人作案的凶器十有七八都是杀猪刀。所以古人不借此刀,有避灾之意。不然自己的刀要是借出去了,后来在凶杀现场被找到了,那自己不是很容易就被视作嫌疑人吗?
文章插图
况且,在陕西省商洛地区有一出传统戏剧,讲的正是一位屠夫后来成了状元的故事。所以在"凶"的另一面,杀猪刀还有一层"吉"的意味。试问,把自家的福气"借"给了别人,自家又怎么办呢?
从寓意新生的坐床,到象征慎与吉的杀猪刀,剩下的拐杖和药罐子就更多的和老年人有关了。
今天我们把拐杖就是当做拐杖,一个帮助行走和站立的工具。但在古代,拐杖更像是"老年证"。中国自古尊老崇孝。早在周代,人们就已经将拐杖视作老年人的象征,和他们的"寿星证"。当时年满七十的官员,如果还因为一些原因在朝中任职,没有退休,那么朝廷就会专门给他赏赐坐具和拐杖。
文章插图
到了汉代,刘邦曾亲自命人打造鸠状杖头的拐杖送给老者。因而后来这种御赐的拐杖也叫"王杖"、"鸠杖"和"齿杖"等。且汉代的拐杖更是像俸禄一样发展出了等级。在每个乡,还有三位老人被分别任命为有秩、啬夫和游檄,掌管当地的教化。而中央也颁布了《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令册》等,明确规定了拥有王杖的老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受待遇等。
【 俗语说|“东西有四不借,借了家败亡”,古人这句俗语说的哪四样东西?】
文章插图
以《王杖十简》为例:普通人需要对持王杖者毕恭毕敬。而持王杖者不仅不用承担赋税,还可以得到朝廷的实物赏赐和经营特种行业的许可,甚至有权行走帝王专用的驰道旁道。在法律方面,年满七十的老人除了杀人,其他罪责一律可免。而要是一般人,即便只是辱骂了持王杖的老人,无论其出身如何,都会被按照"大逆不道"之罪被处以极刑。
所以,在古人眼中如此重要的拐杖,是能随便外借的吗?即便老人所持的是普通拐杖,而非王杖,但社会文化也是如此,"拐杖"已成为一种象征,所以始终不能随便对待。
推荐阅读
- 俗语“人怕腊月生,又怕腊月死”,为何这么说,有啥深层含义
- 俗语“人过六十,莫至二地”,究竟是哪2个地方?古人的经验之谈
- 2021年是辛丑无春年,俗语“牛遇寡妇,十栏九空”,啥意思?
- 俗语“说曹操,曹操到”,下半句鲜为人知,却也无人敢提
- 俗语中的四大嫩,四大蔫,和四大紧,四大松都是什么
- 专家意外发现宋朝机关墓,打开墓门后,看到的东西让他们很吃惊
- 农村俗语“三九冰上走,过年露一手”,什么意思?道理在哪?
- 被冰心写文章讽刺后的林徽因,送了样东西让冰心吃,不愧是才女
- 俗语“四十莫管两事,五十莫管两人”,老祖宗的忠告,受用无穷
- 农村俗语“五羊六马,死了别剐”,老一辈人的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