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晚报荣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微信公众号10佳称号
100多年前,一个名叫孙洪元的江西丰城人来到景德镇,他8岁学艺,17岁独立门户当老板,历经战乱瓷号仍昌盛不衰。从学徒到作坊老板,几十年间,他创办的孙荣记瓷坊书写了一段陶瓷界的励志故事。如今四代人的传承,让这个故事不断演绎新的版本。唯一不变的是,孙公窑艺带给世人的高品质陶瓷精品。
老字号“孙荣记”的诞生
8岁,正是人一生中,享受天真浪漫的童年的时期,然而,因为家庭的贫困,让孙洪元的童年充满了苦难与传奇,与其他同龄人相比,在心理上有些早熟,也印证了那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传承|从“孙荣记”到“孙公窑艺”的百年传承】由于家境贫困又加之丧父,8岁的孙洪元偷偷地到码头登上了去景德镇的客船,决心去景德镇做制瓷学徒,赚钱养家。身无分文的他,依靠着船家与其他乘客的周济才到达了目的地。初到景德镇,孙洪元在陶瓷作坊当学徒,他一边打杂一边躲在作坊的阁楼板缝后偷师学艺,夜半等师傅睡着后到拉坯车上练习。13岁的时候,他的拉坯技艺就已初露锋芒,出师后,他继续钻研陶瓷颜料的配方工艺,17岁时,他租了一间作坊,并为此取了个好听的名号———“孙荣记”。
孙洪元活络的经营头脑,使得孙荣记逐渐在景德镇上千家的陶瓷作坊中站稳了脚跟。孙荣记主要经营陈设瓷、仿古瓷、高档茶具和咖啡具。从孙荣记的创办,到1949年解放,孙荣记都在稳步发展,即便是在八年抗战时期,景德镇许多瓷号纷纷关停倒闭的时候,孙荣记的生意做得依然顺利。孙荣记的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广州、湖北和海外。到解放那年,葡萄架、龙缸弄、单栅门等处都有孙荣记的产业,仅葡萄架一处,就有作坊九间。
陶瓷世家的技艺接力
孙振东是孙洪元的独子,也是孙荣记的第二代传人,他从小受到父亲严厉的管教,生性温和,寡言少语。几十年配釉经验,让他对陶瓷釉料有了独到的研究。孙振东的妻子陈锦云从事的也是制瓷业,她擅长画青花瓷,帮助丈夫孙振东打理工厂,工作上兢兢业业,平常克己待人,深受工人称赞。
孙同鑫是孙荣记的第三代传承人,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日用瓷设计专家,其设计的餐具很多造型和画面都获得过行业大奖。很多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宾的礼品陶瓷都是经他一手设计的。孙同鑫从小学习拉坯技巧,而今孙同鑫从事陶瓷青花绘画六十余年,创造出了青花泼墨技法,是首批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的艺术家。
现在,孙荣记已经传到第四代孙立新,他决心让孙荣记重现当年的经营神话。孙立新说,为纪念我的曾祖父,我把瓷器作坊取名孙公窑艺,希望它在新时代里,依然焕发勃勃生机。
文章插图
孙立新向采访人员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
历经时代创新的“孙公窑艺”
在孙立新的身上,既能看到传统的延续,也能看到创新意识的迸发。为了让孙公窑艺跟上时代的发展,孙立新进行过一系列的尝试:1998年,孙立新创办了孙公窑陶瓷研究所,有媒体评论说,这个研究所看起来更像是孙立新曾祖父经营的孙荣记作坊;2001年,制作现代陶艺制品的陶吧流行,孙立新也改做现代陶艺;2003年,现代陶艺制品滞销,孙公窑艺又回到复古路线,孙立新也重拾自己的专长———青花瓷的设计和绘画。
文章插图
孙立新创作的陶瓷作品
作为百年陶瓷世家的传承人,孙立新对孙公窑艺的未来发展信心满满。他说,文化的传承不会因时间地域而阻隔,我有责任把陶瓷继承与发展的工作做好,也有义务为后人讲好从“孙荣记”到“孙公窑艺”的传承故事。
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
- 很快,我们的古典乐、民乐都将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延续。“
- 读《刘氏族谱》,谈中国的姓氏及宗族认同和家风、家学的传承
- 传承剪纸文化 构建特色课程 朱老庄镇观堂幼儿园开展剪纸培训活动
- 凉州区永昌镇:非遗传承从培养“娃娃徒弟”开始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举办“唱响革命经典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晚会
- 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 诸子百家中,为何只有儒家传承了两千多年?墨家、法家去了哪里?
- 陈茂良品德兼有的艺术信仰,用心传承玉雕艺术的故事讲授者
- 肖塘小学:学四史品经典 童心向党续传承
- 2021建党100周年 用数字化VR虚拟现实技术呈现传承党建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