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丁|人丁稀少物质匮乏,后金八旗靠什么夺取辽东并问鼎中原?( 二 )


 人丁|人丁稀少物质匮乏,后金八旗靠什么夺取辽东并问鼎中原?
文章插图
第一,提供了大量军粮,保证了赋役的来源。按照天命六年七月十四日的第一次“计丁授田”谕,辽阳、海州取无主之田三十万垧,进行分配。一丁授予田六垧,三十万可授五万丁。照汗谕规定汉民三丁合耕官田一垧的标准来算,汉民五万丁当耕一万七千垧,折合十万亩,以亩产一石五斗算,可收谷十万万石,一兵月食三斗,可供四万五千名兵士全年的口粮。当时,八旗兵丁总共只有四至六万丁,这就是说,将“无主之田”三十万垧分授汉民五万丁以后,征足额粮,可以供应八旗兵丁所需的大部分军粮。每二十丁征一丁当兵,以一兵服役,又可征佥大量人夫。可见,实行“计丁授田”,对增加后金国收入,保证赋税来源,确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这样演算,是为了说明授田的作用而简化计算的,实际情况自然更加复杂得多。比如,三丁合耕官田一日的规定,后来并未实行,而是征收赋谷赋银,一丁合共交银三两,五万丁可收银十五万两,能买谷数万石。又如,“计丁授田”,是后金基本政策之一,以后多次授地于民,用来分配之田,远远超过这三十万垧,它所起到的作用,当然更大得多。但是,通过上述这样概括的简化计算,对认识“计丁授田”的问题,还是有好处的。
 人丁|人丁稀少物质匮乏,后金八旗靠什么夺取辽东并问鼎中原?
文章插图
第二,保证了兵源,为建立和扩大八旗军队,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天命六年三月数万八旗军队打下辽阳后,满族人丁陆续从建州老营迁往辽东,分拨田土,每丁六垧,逼令诸申纳税服役,充当甲兵。通过三丁抽一而二丁抽一当兵的制度,汗、贝勒获得了大量的人手,建立了一支人数众多、开支很少(无月粮,军装、战马、武器自备)的强大军队。汗、贝勒使用这支军队,残酷镇压反金武装,捕捉逃亡的阿哈和汉民,强迫辖区内满汉人民交赋服役,并一再进攻明朝城镇,掠夺人畜财帛。不采用“计丁授田”的办法,就不能实行这样的“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无事耕种,有事征调”的“兵农合一”的制度,就不能确保兵士的来源,就不利于巩固汗、贝勒的统治。第三,为汗、贝勒拉拢汉族官僚地主,扶植拥金人员,增强统治基础,准备了有利条件。满洲贵族进入辽沈以后,需要利用汉官来征赋佥役,巩固后金国统治。要用汉官为汗出力效劳,不仅要授予官职,给予政治特权,而且要让其有财可求,有福可享,能够在经济上得到实惠。
 人丁|人丁稀少物质匮乏,后金八旗靠什么夺取辽东并问鼎中原?
文章插图
可是,初入辽沈,国库空虚,财力不足,没有固定的大宗收入,不能沿袭明朝旧制,论官给予俸银禄米,只有依循满族故例,给予人口,“计丁授田”让降金汉官收取租谷,佥夫服役。这一点,皇太极讲得很清楚。他在天聪八年(1634年)正月训谕众汉官时,追述了入沈初期情形说:“我国家地土未广,民力维艰,若从明国之例,按官给俸,则势有不能。然蒙天眷佑,所获财物,原照官职功次,加以赏赐,所获地土,亦照官职功次,给以壮丁。”这样一来,降金汉官,尤其是那些官职不高的汉官,通过“计丁授田”得到大量田地,一个个成为人丁众多田连阡陌的大地主、大财主,他们当然会对新君感恩戴德,为汗、贝勒江山的巩固而效尽犬马之劳。他们的庄田增加越多,财势越大,在汉族地主中的影响也就越大。这批汉官的命运和汗、贝勒紧紧相连,成为拥护、支持后金国统治的一股重要力量。第四,“计丁授田”,为满族贵族、官将继续奴役阿哈,榨取财富,提供了物资条件。原在建州时,汗、贝勒和八旗将领掠夺了大批人丁,设立拖克索,迫令阿哈耕田种地,采参打猎。进驻辽沈后,一方面掠民为奴,没民为奴,同时又将旧有阿哈大部分移往辽东。这样,人丁很多,劳动力是有了,可是,如果没有土地,也就不能使用这些劳动力,就难以坐享其成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