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绸这样浸润了诗画戏文|江南·人文 | 丝绸( 四 )


江南第一次以丝绸中心的地位屹立于全国丝绸业中,成为全国三大丝织中心之一,是在宋代。当时,江南丝绸业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桑树裁培和养蚕技术已有专书进行初步总结;丝绸品种大为增加,花色较为复杂,染色水平大为提高,新品迭见;脚踏缫车基本定型,过糊方法业已采用,束综提花机结构齐备;官营织造机构普遍建立;民间丝织业家庭副业地位迅速上升,小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生产较为散见,专业机户应运而生;丝绸贸易极为普遍,商人活跃,线路日辟,大宗丝绸在全国为数独多。
元代,是江南丝绸业由中心向重心地位的过渡阶段。
从明中期到清中期,相对于全国蚕桑生产不同程度的衰落,江南一隅的蚕桑生产继续发展,并形成商业化与专业化的特色。鸦片战争后,随着生丝出口的大量激增,农民为利润所刺激,江南蚕桑生产地域上更为扩大,农家蚕桑生产更为普遍化,商业性特征更为突出。江南蚕桑生产独盛的局面成了该地丝织生产特别兴盛的有利先决条件,商业化与专业化的特色体现了蚕桑生产在当地农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战后蚕桑生产地域扩大的过程,则是其重要性更为突出的反映。
 江南丝绸这样浸润了诗画戏文|江南·人文 | 丝绸
文章插图
▲南宋蚕织图局部,黑龙江博物馆
作者:潘惠英(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编辑:邵大卫
责任编辑:杨健
江南丝绸这样浸润了诗画戏文|江南·人文 | 丝绸】*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