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拱墅这里正传承创新昆曲


 春色|"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拱墅这里正传承创新昆曲
文章插图
大运河奔流千里的水路,也是传唱千年的戏路。
大运河的通航,为南北戏曲艺人的交流提供了便捷,艺人们在为运河沿岸的百姓送去欢乐的同时,也在沿岸的城市乡村播撒了戏曲的种子。
在这个意义上说,大运河是中国戏曲的母亲河。
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拱墅区成为“南腔北调汇聚地”,涌现了一批又一批驰名的作家、作品、演员、戏曲班社和理论专著,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年来,戏曲名人工作室相继落户拱墅,运河大剧院及众多特色小剧场沿河而开,拱墅已成为运河沿线戏曲文化繁荣振兴的重要基地。
今年6月,全省首条“大运河戏曲驿站廊道”落户大运河畔,“戏曲运河”正逐步成为拱墅的一张文化旅游“金名片”。
走近作为“戏曲驿站廊道”成员单位之一的九剧场,看看“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样貌。
九剧院:昆曲传和承,“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2020年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月,回顾起这个错综复杂的年份,吴佳像大多数文艺工作者一样,觉得“活下来了”,心里只有满满的庆幸和感恩。
 春色|"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拱墅这里正传承创新昆曲
文章插图
吴佳,杭州九剧院的创始人。这个位于运河边、“隐匿”在高家花园边的剧场,有着灰色水泥砌成的墙体外观,剧院外的空地上铺着一层白色的细碎石子,一座现代的建筑被包裹在江南庭院里,演的又是具有600年历史的昆曲——历史和现代、传统与创新,“边界”的概念在这里似乎并不存在。
就像吴佳对昆曲的看法:“昆曲的600年,并不只是静止的600年,它不是一个文物,而是一个活的遗产,是600年的发展史。”从2007年在北京参与皇家粮仓版《牡丹亭》的制作,到2014年回到杭州筹备九剧院,吴佳和她的团队,一直致力于把昆曲这项艺术带到更多人身边。
于是,便有了如今的九剧院和昆曲秀《白蛇传》——这出将传统昆曲与现代声光电手段相结合的舞台演出,很好地演绎了何谓“昆曲的传承与创新”,正如吴佳所说:“昆曲的传承,既要把老艺术家的东西传下去,更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继承、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昆曲。”
春色|"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拱墅这里正传承创新昆曲
 春色|"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拱墅这里正传承创新昆曲
文章插图
“时间等不了了”
今年春天,浙江昆剧团“世”字辈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王世瑶因突发疾病,于5月22日5时22分病逝,享年80周岁。
每一位昆曲大家的离去,对昆曲界人士来说,都是“一声叹息”。因为这意味着经典又流逝了一分。传承之迫切,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从吴佳十几岁走进艺术院校、正式学习昆曲开始,“怎么把昆曲这么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就成了她的一桩心事。作为陶铁斧、李公律等昆曲名家之徒、万字辈传承人,吴佳自1996年起便在浙江省艺校学习昆曲,她太明白,一个学习昆曲的人,要经过多少时间的打磨才能真正站上舞台。
业内人士有这样的说法: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4年出来就可以演戏,但是学传统戏曲的孩子,科班6年,舞台实习2-3年,等到真正站上舞台,还得先从“走在前面、站在旁边”的龙套角色开始,慢慢磨练下来,最终能够站在聚光灯下的人简直凤毛麟角。
和吴佳一个班学昆曲的30多个同学,如今还留在业内的只剩下了十几人。
这一切都在无形之中给了吴佳一股压力:昆曲这么美,可是大多数人一听到这两个字就对它敬而远之,必须要让更多人了解昆曲才行。
 春色|"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拱墅这里正传承创新昆曲
文章插图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