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司马迁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且敢直言的人,他的这种风格自然不为历代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所能容忍。在李陵案中他客观地谈了自己的观点,却遭宫刑之耻。《史记》完稿之后他是《报任安书》发泄了心中的积瘀疑似惨遭腰斩之刑(此说法未定)。完成后的《史记》又遭遇汉武帝封杀。就因什么 “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毁弃了其中的《景帝本纪》《武帝本纪》。可以想象司马迁刚毅的品格是多么的不受汉武帝待见。
陕西韩城是司马迁的老家,当地人为了逃避汉统治者的灭族之灾,不得不改换姓氏。其中的一半人是在“司”的左边加一竖,姓“同”,另一半在“马”的左边加两点,姓“冯”。目前这个村里还立着一块“同冯不婚”的石碑。据王国维考证,司马迁和汉武帝死于同年。极可能是汉武帝病危时,信巫师邪说给处死的。
文章插图
史料说司马迁的遇难之前,再三叮嘱女儿司马英一定要将《史记》初稿带走藏妥、选择时机,让其流传百世。司马英的老公名杨敞,他的老家在华阴县,其实就在西岳的华山脚下。刚开始,她们二人就把《史记》带回杨府。但司马英觉得,放在杨府的家中仍不安全,一旦被官兵搜走将会付之一炬。因此又将《史记》送至杨敞老家珍藏。这也就是后来《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藏之名山”之所指。
其实,司马迁生前就一直提防《史记》被刘汉皇家销毁的可能,他在《报任安书》里说道《史记》写完之后“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的。他本人清楚《史记》内容的批判性、对素民启迪性。一定不为统治者所接受,就决定先藏在深山里,找不到也就烧不了。然后在大都邑里进行逐渐传播,一旦传播开来,再禁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就是最初的计划。
文章插图
在汉昭帝时,女婿杨敞曾两次官至宰相。杨敞和司马英有两个儿子,大的叫杨忠小的叫杨恽。杨恽聪明好学,司马迁的女儿开始就把《史记》读给儿子听。后来,杨恽自己一字字地读了一遍,成年之后又读多遍。每读都热泪盈眶、感慨颇深。至汉宣帝时杨恽被封平通侯,当时社会还算清明一些。杨恽觉得该让这部伟大的著作见天日了,于是就上奏汉宣帝争其批准。自此之后,这本书也成为天下历史虫和文艺青年的宝书。可以说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对《史记》的快速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后来,在仕途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杨恽对于当时朝廷中的盛行的贪赃枉法,是嗤之以鼻。他嫉恶如仇、正气凛然的品性与他外祖父司马迁一样。例如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儿子霍光谋反一事就是杨恽揭发的,而霍光还与他父亲杨敞私下关系甚密。
文章插图
再后来杨恽与太仆“戴长乐失和”,被戴长乐检举:"以主上为戏(拿皇帝开玩笑),语近悖逆"而打入大牢,后来虽又释放,却被贬为庶人。
自此,杨恽无官一身轻,每日宴请宾客逍遥自在。这时杨恽的朋友安定郡太守孙会宗给杨恽写信说:君应闭门思过,不宜饮酒作乐。杨恽就给孙会中写了封回信,就是那篇《报孙会宗书》。信中有对自己桀骜不驯行为的辩解,有对朋友的挖苦,也免不了对当朝天子的讥讽。整篇可谓锋芒毕露。这,又和他姥爷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的做派如出一辙,绝无两样。
文章插图
后来适逢日食,就有人落井下石了,说应该是因杨恽桀骜不驯的行为而致。他再次被打入大牢。同时又在他家搜出了那封《报孙会宗书》信,宣帝看后鼻子直接气歪了,以大逆不道论罪,判腰斩,行刑于闹市。
此后妻子和儿女流放至酒泉。
同时,朋友孙会宗也被罢官。
推荐阅读
- 武松的师父居然是一只兔子,知道真相的我哭了
- 《史记》中揭露人性本质的10句话,不得不服!
- 商朝因何而亡?专家打开3000多年前的古墓,找到了真相
- 为你揭秘的历史真相,你很有可能不知道!
- 清朝巨人詹世钗:身高3
- 林黛玉与贾宝玉有多风流揭开真相,作者只用了八个字
- 诸葛亮死后,刘禅下令清查其家产,得知真相,大怒当场摔杯子了吗
- 如来一只手就降服孙悟空?真相恐怖
- 【孔子箴言故事】从政治国——要盟也,神不听
- 山海经考证:如果这样解读这4点,那么《山海经》比《史记》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