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兴起后 , 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部 , 并向南、向西征伐 。他以及他的子孙在之后半个世纪里 , 几乎征服了已知世界的三分之二 , 蒙古疆域扩张到天下大部分地区 。
为了维持黄金家族的统治 , 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孙子薛禅汗(忽必烈) , 将所征服的土地分别封赐于诸宗室亲王及功臣后代 。
而在今天的大兴安岭东部及黑龙江以南 , 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 , 临近蒙古本土的地方 , 则被先后赐封与成吉思汗的二弟哈撒儿、幼弟斡赤斤、异母弟别勒古台、侄儿勒只带、大将木华黎后裔等蒙古贵族统领 , 成为他们的兀鲁思(人民、领地、国家的意思)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之后 , 这些地方的蒙古部族逐渐形成了即翁牛特部、乌齐叶特部 , 科尔沁部、喀喇沁部等半独立的部落 。
元末 , 占据中原的元朝政权崩溃 , 元顺帝弃守大都 , 北逃返回蒙古高原 , 原先向元朝臣服的辽东诸部则趁机自立 , 在木华黎后裔纳哈出的带领下 , 割据于辽东 , 名义上为北元臣子 , 其实已经自立为王 。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 明太祖遣冯胜、傅友德、蓝玉率大军北征北元 , 割据辽东的纳哈出不敌明军 , 被迫投降 , 洪武二十一年(1388) , 北元大汗脱古思帖木儿被明军蓝玉部击败于捕鱼儿海(内蒙古贝尔湖) , 仓惶逃窜 , 最后死于蒙古贵族的内讧中 。
明朝至此恢复对辽东的统治 。在纳哈出投降后 , 大兴安岭东西的各蒙古部族无法抵抗明军 , 只得不情愿地向明朝臣服 。
洪武二十二年(1389) , 明朝在辽东及其北方区域归附蒙古人部落设立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个卫所 , 用来羁縻统治降明的蒙古人 。
其中 , 朵颜卫是成吉思汗的大臣折里走的后裔脱儿豁察儿之兀鲁思 , 汇集了喀喇沁、东土默特各部 , 号称兀良哈 。泰宁卫是翁牛特部后裔 , 即成吉思汗幼弟斡赤斤的后裔 。福余卫是元朝惠宁王、即哈撒儿后裔 , 乌齐叶特、科尔沁诸部会合而成 。
建立卫所后 , 明朝规定诸位的游牧地为:泰宁卫:游牧于在故元泰州(今吉林省眺安县)塔尔河(今洮儿河)一带 。朵颜卫:游牧于额克多延温都儿(今内蒙古扎赉特旗北) , 溯儿河(今内蒙古兴安盟境内绰尔河)一带 。福余卫:游牧于嫩江和福余河(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附近的乌尔裕河)一带 。因三卫中以朵颜卫最为强大 , 所以明朝将此地的蒙古部落统称为兀良哈三卫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是 , 诸卫蒙古部族对于明朝口服心不服 , 只是迫于形势 , 勉强归附 。在明军撤军后 , 三卫迅速反叛 , 重新归附北元 。之后明军在傅友德、郭英的率领下再次北征 , 压服兀良哈三卫 。
此后明太祖将第十七子朱权册封为宁王 , 建藩于大宁卫(内蒙古宁城) , 授予朱权强大兵力(甲士八万、兵车六千) , 以统率并震慑兀良哈三卫 。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 , 兀良哈三卫不得不低头 , 都归朱权节制 。
建文元年(1399年) , 因建文帝展开削藩 , 使得封藩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靖难” , 对抗明朝廷 。为了获取支持 , 增强实力 , 朱棣对于手握重兵 , 又近在咫尺的宁王朱权麾下军队产生了吞并念头 。于是 , 朱棣假借与宁王商议奏事朝廷讼冤理由 , 只身一人前往大宁 , 骗取朱权信任 , 并暗地里与驻守大宁的兀良哈三卫首领达成助力约定 。之后趁机将朱权挟持至北平 , 夺取了大宁卫军队 , 并获得三卫蒙古骑兵的效力 。
得到宁王军队后 , 朱棣如虎添翼 , 势力大涨 , 在之后靖难之役中 , 战胜建文朝廷 , 夺取社稷 , 成为大明第三代皇帝----明太宗(成祖) 。
推荐阅读
- 宋朝衍圣公为何出现南北两宗?元朝的衍圣公是正统?是孔子后裔吗
- 千年前, 若这个中国人再多活二十年, 之后就没有宋朝元朝什么事了
- 元朝曾有97年的历史,但为何少有人提及?这3点原因,后人难接受
- 朱元璋为什么将国号定为“大明”?不仅与明教有关,更与元朝有关
- 元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打下的江山,按至今来看的话,都包括哪些国家
- 元朝|成吉思汗临终前留下三道遗嘱,帮助儿子窝阔台灭掉两个国家
- 元朝|成吉思汗二十一代祖先的奋斗史,也是蒙古族的发展史
- 元朝|成吉思汗未攻占印度,绝不是因为所谓的怪兽
- 元朝|成吉思汗在各国人眼中褒贬不一,时至今日元朝至今都是我们的自豪
- 元朝|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为什么和朱元璋一样传位给了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