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的少年天子 , 雄心勃勃 , 欲为国效力 , 一层才华 。武帝胸中有数 , 他深知 , 要想治理好国家 , 就必须选贤任能 。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 , 就是下诏举贤 。消息传遍全国 , 国内学子振奋 。或举荐 , 或自荐 , 各地贤良之士 , 纷纷汇聚京师 。武帝对此事十分重视 , 亲自出题 , 亲自阅卷 , 亲自面试 。他从中选拔了大批人才 , 而尤须特别提到的一件事是 , 他从中选拔了一位拔尖的儒学大师董仲舒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楚汉|汉朝推行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汉武帝怎么选拔人才?天人三策是指?】董仲舒自幼熟读儒家经典 。据说 , 为了刻苦攻读 , 他三年不出门 , 以致不知春夏秋冬 。武帝早已微知其名 , 此次亲阅其试卷 , 被其惊人的论点、严谨的逻辑和优美的语言所慑服 。在其试卷上批了“贤良之首”四个大字 , 并命速传董仲舒进宫当面策问 , 即天子面试 。策问的当天 , 武帝就天道、人世、治乱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 进行了三次策问 , 董仲舒一一从容作答 , 史称“天人三策”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天人三策”主要是说 , 君主受命于天 , 就要奉行天道 。天道 , 就是使国家走向大治的途径 。而儒家的仁义礼乐 , 是推行天道的具体方法 。国家的治乱关键在于国君 。国君首要的是用人 。用人得当 , 方法正确 , 国家就会大治 。反之 , 国家就会大乱 。他建议“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武帝被他的君权神授、天下一统的宏大理论所振奋 。他要以儒家学说治国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后来 , 经他的老师丞相卫绾的建议 , 武帝批准了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成为汉朝推行新政的指导思想 。人是推行新政的根本 。为了选拔通晓儒经的学士 , 武帝想了很多办法 。有察举选拔、天子征召、上书自荐和设立太学等 。武帝选人用才 , 不拘门第 , 不论辈分 。这就使许多有才之士 , 得到了重用 。这对推行武帝的新政起到了关键作用 。#董仲舒#武帝#汉武帝收藏
“天人三策”主要是说 , 君主受命于天 , 就要奉行天道 。天道 , 就是使国家走向大治的途径 。而儒家的仁义礼乐 , 是推行天道的具体方法 。国家的治乱关键在于国君 。国君首要的是用人 。用人得当 , 方法正确 , 国家就会大治 。反之 , 国家就会大乱 。他建议“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武帝被他的君权神授、天下一统的宏大理论所振奋 。他要以儒家学说治国了 。
后来 , 经他的老师丞相卫绾的建议 , 武帝批准了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成为汉朝推行新政的指导思想 。人是推行新政的根本 。为了选拔通晓儒经的学士 , 武帝想了很多办法 。有察举选拔、天子征召、上书自荐和设立太学等 。武帝选人用才 , 不拘门第 , 不论辈分 。这就使许多有才之士 , 得到了重用 。这对推行武帝的新政起到了关键作用 。
推荐阅读
- 如何直观地说明汉朝到底有多强大?
- 考古挖掘未央宫遗址,却发现神秘暗道,由此揭开汉朝灭亡的真相
- 探秘玄奘西行的原因是什么?
- 隐秘的老酒江湖造假、做局,连拍卖行的茅台都掺假
- 南怀瑾:六度,是6个修行的方向,成就一个,其他就贯通了
- 盗墓贼为什么特别爱盗汉朝时期的坟墓原来如此
- 楚汉|刘邦手下可与张良媲美聪明的人,一招安定汉朝,三策清除隐患
- 楚汉|韩信到底是刘邦所杀,还是吕后所杀?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 楚汉|一代君主刘邦,当初为何选择反秦,他与项羽的差距在哪?
- 楚汉|刘邦曾发明“刘氏冠”,直到马王堆出土一个木俑,才知道它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