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何其相似:电动车狂潮与自行车泡沫( 二 )


1896 年发行的自行车、内胎和轮胎公司的总认购资本超过 1700 万英镑 , 约为当年英国发行股票总价值的八分之一 。
自行车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 威廉 · 奎恩和约翰 · 特纳在《繁荣与萧条》中写道 , 当时许多生产商已经深谙营销之道 , 会请有声誉的知名人士来代言产品 , 并付钱给报纸以换得一些溢美之词 。
媒体的宣传让自行车狂热进一步升温 , 不管需不需要 , 买不买得起 , 每个人都想要得到一辆自行车 。
当时不仅一些专业生产自行车的公司制造自行车 , 许多以自行车零部件命名的公司也从事整车的生产 。 一些充气轮胎公司和杠杆链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大规模生产自行车 , 风头甚至盖过了那些直接以自行车命名的公司 。
邓禄普轮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1986 年 4 月 , 邓禄普轮胎因为新专利得到了 300 万英镑的估值 , 轰动一时 。 在消息传出的一周里 , 人们进行了相当疯狂的投机活动 , 不仅邓禄普轮胎、其他自行车公司的股票也大受欢迎 。
人人都想在这个飞速扩张的行业中取得一席之地 。 新的公司不断成立 , 投资者收到大量的招股说明书 , 每一份都声称自己制造出了完美的机器或部件 , 可以颠覆之前公众所见到的任何自行车 。
在当时颁布的所有专利中 , 有 15% 与自行车相关 , 人们对自行车的狂热可见一斑 。
每个公司都希望可以像前人一样 , 在技术上实现关键性突破 。 最初 , 他们大多也是真的想要筹集资金以创新产品 , 并没有想要制造泡沫 。
然而 , 来自于行业外的投资者把这场繁荣变成了泡沫 。
他们早期进行了杠杆收购尝试 , 用很少的本金为基础 , 以目标企业的经营现金流或部分乃至全部业务的变现值为为抵押 , 从其他金融机构筹集借贷足够的资金进行收购活动 。
收购后公司的收入刚好支撑目标企业因收购而产生的高比例负债 , 这样就能够达到 " 以很少的资金赚取高额利润 " 的目的 。 之后 , 他们又试图以更高价格转售 , 使得市场对行业成本普遍高估 。
很多公司的股价出现了虚高 。
1896 年 , 新第一轮胎公司成立 。 尽管它在招股书中仅仅声明了 " 超过 10 万英镑 " 的资产 , 却成功以 70 万英镑的市值在证券交易所上市 。 投资者仍然把自行车股票当作投资的不二之选 , 而自行车公司筹集到的资金总是远远高于其实际运营的需要 。
事实上 , 面对划时代的技术变革和股市不断上涨的数字 , 置身其中的人总是被可能抓住机会的兴奋和对错过机会的恐惧所裹挟 , 在激情的驱使下来不及仔细判断就加入了这场狂欢 。
【历史何其相似:电动车狂潮与自行车泡沫】这种心态无可厚非 。 然而 , 大量自行车公司的成功上市极其普遍虚高的市场估值 , 让这些公司创办者们坚信 , 普通的英国投资者非常容易上当受骗 。 因此 , 他们进一步做大了泡沫 。
一些公司借机浑水摸鱼 , 趁乱上市 。
耐力管工程公司因为业绩不佳而刻意避开了对过去四年盈利情况的说明 , 这种做法并不完全合规 , 略有股票知识的人只要稍微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对 。 但最终 , 它成功在交易所挂牌 19 万英镑上市 。 人们对自行车行业整体的膨胀信心让普通投资者未经思考就盲目地跟风买入 。
同时 , Ernest Tera Hooley 之类的运营商也意识到了人们对于自行车公司的盲目追逐 。 它们采取了新策略 , 开始大量收购小型自行车制造商并将其私有化 。 之后 , 他们向消费者做出许多空洞的承诺 , 然后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股票 , 成功凭借着和自行车的关联获得了大量投资 。
事实上 , 他们并没有用这些钱来进行进一步的生产和研发 , 也完全没有想要凭借创新改变自行车行业的抱负 。 这些钱被用来进一步制造泡沫 , 吸引更多投资 , 股价也被这样一步步推得更高 。
自行车公司的股价就这样逐渐飙升 。 然而这一切的重要推手——外部投资者却也没能获得多少利润 。 通常情况下 , 他们的买卖活动也不是非常有利可图的 , 因为他们在最开始买入时不得不花很多钱来推广业务 , 以至于到了出售的时候 , 利润率已经很低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