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被宰相斥为“有勇无谋,心存侥幸”,却报了大非川的一箭之仇( 三 )


同时 , 悉诺逻恭禄还不忘刺激一下老仇人 。他派当地僧人给王君?捎话 , “将军常以忠勇许国 , 何不一战?”
面对准备充分的吐蕃军队 , 王君?在凉州“登城西望而泣 , 竟不敢出兵” 。
我们无从判断 , 王君?究竟是怯战 , 还是不愿在吐蕃有准备下 , 无端消耗唐军的有生力量 。
反正吐蕃军队在大掠河西等地后 , 带着斩获心满意足而去 。史料中 , 也再不见王君?父亲的记载 。
隋唐|被宰相斥为“有勇无谋,心存侥幸”,却报了大非川的一箭之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相比于王君?的悲泣 , 时任常乐县令贾师顺 , 却表现得浓墨重彩 。
蕃军攻陷重镇瓜州后 , 悉诺逻恭禄并未将小小的常乐县放在眼里 , 只派了一支偏师围攻 。
但困守孤城的贾师顺 , 却防守的滴水不漏 , 让蕃军屡攻不能得手 。
等到悉诺逻恭禄亲率主力“会攻之” , 依旧在常乐城下崩了牙齿 , “吐蕃力尽 , 不能克” 。
挠头不已的悉诺逻恭禄决定退而求其次 , 他派人进城传话 , “城我们不要了 , 只要明府(对县令的尊称)把城中的财物献出 。我保证马上撤军 。”
结果 , 这贾县令也挺逗 , 他让城上的士兵脱下甲胄 , 光着身子给蕃军看 , 表示“爷就光棍一条 , 要钱没有!要命也没有!!”
讨了个没趣儿的悉诺逻恭禄只能假装撤军 , 没想到贾县令真不愧是老炮 , 脑子转得贼快 。
吐蕃军队前脚刚走 , 常乐县的唐军就出城打扫战场 , 能用的军械全都划拉到城里 , 还把受损的城墙也修了 。
杀了个回马枪的悉诺逻恭禄 , 见贾县令在城墙上乐 , 只能无可奈何的摊手而去 。(“还视城中 , 知有备 , 乃去”)
隋唐|被宰相斥为“有勇无谋,心存侥幸”,却报了大非川的一箭之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过 , 常乐县的攻防战只是河西之役的小插曲 , 并不影响吐蕃此战大胜的战果 。
河西重镇瓜州 , 可不止是王君?老家这么简单 。悉诺逻恭禄的战役目的 , 也不是来报大非川之仇的 。
瓜州城作为河西唐军的军资储备库 , 存储了大量经营河西的军备物资 。
此役过后 , 蕃军完美的实现了战役目标 , 获利之丰让吐蕃各个阶层都受益匪浅 。
敦煌吐蕃文书记载道:“那时唐廷疆域十分辽阔 , 北方的突厥诸部也归属唐朝 , 大食以下均属唐之疆土 。唐廷从上方取来的众多宝物 , 原先储存在瓜州城 , 吐蕃攻占后将其全部接收 , 上层仕人因之得到许多财宝 , 属民黔首也普遍获得上好唐绢 。”
一战成名的悉诺逻恭禄声威大震 , 在此年冬天受封为大论 , 一时风光无两 。
而他的老仇人王君? , 却再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他的生命之火 , 即将熄灭在河西的风中 。
隋唐|被宰相斥为“有勇无谋,心存侥幸”,却报了大非川的一箭之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五、结怨回纥力战而死
玄宗时期 , 初唐建立的府兵制早已崩坏殆尽 , 为保证边军的战斗力 , 唐朝一方面开始推行募兵制 , 另一方面也开始用城傍制的方式补充兵员 。
所谓城傍制 , 就是将边境的少数民族(“内徙蕃族”)迁至军镇城旁 , 保持其部落组织 , “轻税之 , 战时发其自备鞍马从行 。”
这些迁至城旁的部落民 , 平时自由放牧 , 部分从事农耕 , 朝廷只征收极少的税赋 。
但相应的 , 他们必须每年接受唐朝军官的训练 , 而且一旦战事爆发 , 城傍部落必须自备战马、甲胄跟随唐军出征 。
这一方式的推行 , 是玄宗朝能在河西 , 多次大败吐蕃的重要原因之一 。
因为 , 城傍的部落游骑完美补充了 , 唐军机动能力不足的短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