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如何看待历朝历代的奇装异服现象

_原标题:如何看待历朝历代的奇装异服现象
书法字画|如何看待历朝历代的奇装异服现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高逸图》(局部) , 所绘内容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 。视觉中国供图
古今中外都存在奇装异服的现象 , 成因各有差别 , 但大致都是人追求自由和社会要求秩序之间发生了冲突 。不同的国家和文化 , 对奇装异服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和接受尺度 。
东周“礼崩乐坏” , 出现奇装异服
目前所记载的奇装异服现象 , 几乎都是在东周以后发生的 。
周王朝有《周礼》来规范国家体制和个体行为 , 曾经有过近四百年的稳定期 。在那个时代 , 《周礼》确实是先进的 , 但其所倡导的格式化生活 , 也会逐渐变成对人性的束缚和对社会发展的阻碍 。于是在各种力量的碰撞消长中 , 服装层面也上演了一场“礼崩乐坏”的大戏 。
从春秋到战国 , 一连串的人物以挑战的姿态出现了 。比如齐桓公 , 不以周王朝的红色为尊 , 毫无顾忌地带动紫服潮流;比如老子 , 对《周礼》所倡导的堂皇、尊贵、繁复进行了观念上的颠覆 , 直言“圣人被褐怀玉” 。
那个年代 , 齐灵公的宫女女扮男装 , 齐景公身穿奇装异服 , 郑公子子臧头戴鹬冠 , 孔门弟子子路年轻的时候也戴雄鸡冠 , 楚国大夫屈原甚至自称一辈子喜欢“奇服” 。荀子在《荀子·非相》中提到:“今世俗之乱君 , 乡曲之儇子 , 莫不美丽姚冶 , 奇衣妇饰 , 血气态度拟于女子 。”儇子指的是轻薄巧慧的男子 , 可见当时确有很多男子追求一种细腻柔弱的审美 。
奇装异服的问题似乎出在奇异二字:所谓奇 , 就是没见过的;所谓异 , 就是跟大多数不同 。中国古人的看法却颇为犀利 , 把奇装异服定义成了政治和天道的叛逆者 , 于是 , 如下三种服装会被视作奇装异服 。
第一 , 违背了制度和规定 。古代服装等级森严 , 上级可以向下兼容 , 但下级绝不能穿上级的服装 , 否则就是僭越 。这种等级表现在款式、色彩、材质、花纹、数量、工艺等各个方面 。除等级之外 , 还有其他关于场合、职业、时辰的复杂规定 , 如有违背 , 则视为奇服 。《礼记·王制》中规定“作异服者 , 杀” , 足见奇装异服的影响日渐强大 , 为统治者所深恶痛绝 。
第二 , 男女错乱的服装 。阴阳是中国人心目中最深刻的理论 , 凡事都会按阴阳进行分析 。比如 , 男为阳女为阴 , 就是最典型、最概括、最本质的描述;男人像男人 , 女人像女人 , 才是正确和谐的状态 。因此 , 女扮男装或者男扮女装 , 除了特殊情境 , 都会被视为奇装异服 。虽然这样的装扮不是杀头的罪过 , 但社会的态度普遍是否定的 。
第三 , 引发灾难的服装 。五行与阴阳一样 , 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 同样具有解释一切的功能 。在五行当中 , 木是大地的外观 , 所以与人的服装对应 。汉代文献《洪范五行志》中说:“貌之不恭 , 是为不肃 , 厥咎狂 , 厥罚常雨 , 厥极恶 , 时则有服妖 。”意思是 , 帝王如果态度不恭敬 , 外表不端庄 , 就犯了狂妄的罪过 , 将会受到大雨连绵的惩罚 , 后果会很严重 , 社会上就会有奇装异服等问题出现 。服妖 , 既可做奇装异服的别称 , 也可指其背后的神秘力量 。
特立独行的魏晋风度
虽然奇装异服每个朝代都有 , 但整个时代都引为典型特征的 , 当数魏晋 。
魏晋是从曹操家族开始的 , 他们的装束也算是魏晋风度的开篇 。在《曹瞒传》中 , 曹操是这样一种形象:“被服轻绡 , 身自佩小鞶囊 , 以盛手巾细物 。”曹操身披轻纱 , 带着个小包 , 里面装着手帕和细软 。很难想象一代枭雄曹操 , 居然有如此细腻的一面 。
有这样的父亲 , 接下来又有了这样的儿子 。《三国志·魏略》中这样描写曹植:“时天暑热 , 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 , 傅粉 。”曹植为了接待客人 , 令侍从取水过来洗澡 , 敷粉 , 粉面出镜 。有这样的儿子 , 接下来又有了这样的孙子 。《晋书·志第十七章》:“魏明帝著绣帽 , 披缥纨半袖 , 常以见直臣杨阜 , 谏曰:‘此礼何法服邪!’帝默然 。”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睿 , 戴着织绣的帽子 , 披着淡青色薄绸半臂 , 以这样的装束接见大臣杨阜 。杨阜嘴直 , 当面提了意见:这是依照什么礼法的服装呀!魏明帝默然无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