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会|“篆写燕赵·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篆书委员会委员作品展”开展

12月4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石家庄市美术馆主办,河北聚雅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篆写燕赵·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篆书委员会委员作品展”在石家庄正式开幕。据悉,这次展览也是本届篆书委员会的最后一次集体活动,希望能以本次活动为新的起点,以民族文化复兴为己任,让篆书艺术的弘扬与燕赵大地新发展的崭新景象交相辉映。
秦时李斯已叹“篆籀以前,眇邈不可得而闻矣”,遵循传统书法史的视角,篆书无疑是汉字演进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书法史上奕奕生光的丰碑,后世隶草行楷无一不以篆书为滋乳。蔡邕《篆势》云“字画之始,因于鸟迹,仓颉循圣,作则制文。体有六篆,要妙入神。”足见篆书的庙堂地位。 燕赵大地,钟灵毓秀,地理环境和人文积淀形成了独有的燕赵墨韵和风骨:战国时期的中山王厝器——铁足铜鼎、夔龙饰刻铭铜方壶和胤嗣刻铭铜圆壶篆书铭文,摇曳多姿,秀丽典雅,无声地诉说着神秘中山国的千年传奇;东汉“缪篆之祖”元氏《祀三公山碑》,将秦篆汉隶圆融化一,书风错落古劲,滋养了近现代巨擘吴昌硕、齐白石;正定古城的隋碑,开唐代尚“法”书风之先河;赵郡唐篆宗师李阳冰的传世佳作《三坟记》《城隍庙碑》《谦卦铭》,遒美豪爽,翩然逸致,李白盛赞其“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委员会|“篆写燕赵·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篆书委员会委员作品展”开展
文章插图
篆书是一个庞大的文字体系,它由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石鼓文、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文字,再到秦统一六国实现书同文的秦小篆,这些古老的文字,深深铭刻在华夏文明砥砺前行的漫漫长途中,亦是我们追忆和破解先民智慧的密钥。它高古、神秘、玄远,与天地之大美相表里,与自然之精神相往还,充盈着最丰沛的人文信息,宣示着独特、质朴而神圣的大美!
委员会|“篆写燕赵·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篆书委员会委员作品展”开展】随着时代变迁,篆书艺术历经了夏商周秦的兴起与辉煌,汉代以后的停滞与式微,清代中期后的繁荣复兴,到如今已进入多元探索的新时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艺术观念到审美取向,从取法资源到风格定位,从结构方式到笔墨情趣,当代书家以不让前贤的时代担当,正努力塑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范式。
此次,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以“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艺术追求,用展览、研讨、出书的形式,推出新人新作。一组组大气磅礴、气象万千的篆体书法,成为当代书坛的重要成果。这些作品以鲜明的时代特色、独到的风格追求,方圆并举,虚实相生,枯润相济,充分借鉴其他姊妹艺术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篆书的艺术表现力,使这一古老书体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开辟时代审美新境界。
(燕都融媒体采访人员 杨佳薇)
【来源:燕赵都市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