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葬品|郑家洼子青铜短剑陈列馆:揭开春秋末年,贵族大墓的神秘面纱

于洪区南距浑河3公里处,原属郑家洼子村。就在这地势低洼、多沼泽的东北土地上,孕育出了青铜短剑文化。从1958年到1965年,考古人员先后发掘了珍贵的青铜文化遗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大型墓中,出土了青铜短剑等797件文物。
这座墓主人到底是何身份,发掘时青铜短剑都在什么位置,随葬品中还有什么珍贵文物?今天,让我们走进郑家洼子青铜短剑陈列馆,揭开这座春秋末期古墓的神秘面纱……
 随葬品|郑家洼子青铜短剑陈列馆:揭开春秋末年,贵族大墓的神秘面纱
文章插图
春秋末年青铜短剑重见天日1958年,在郑家洼子北部的肇工街遗址(学术界称为第一地点),出土了青铜短剑、贝形节约等27件青铜器;1962年,在距离第一地点500米处的第二地点出土了1把青铜短剑;1965年5月底至6月初,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北工作队在第三地点(当时称郑家洼子遗址),距离第二地点500米进行考古发掘并清理了2座土坑墓,出土了青铜短剑等遗物。
1965年8月,沈阳的考古工作者在第三地点又发掘了14座墓葬,出土了一大批随葬品,郑家洼子青铜短剑陈列馆就是这次考古工作的惊世大发现。14座墓葬分南北两区,北区12座均为小型墓,南区2座为大型墓。其中,位于南区两座大墓之一的6512号墓,长约5米,宽3米,出土青铜短剑等铜、陶、石、骨器等共42种、797件,是目前所见东北亚地区出土青铜短剑墓葬中规模最大、随葬品最多的一座。
从夏商至战国中晚期,沈阳地区孕育和成长起了多支青铜文化,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家洼子青铜短剑文化类型。
随葬品中车马用具共4套郑家洼子青铜短剑陈列馆,建于青铜短剑大墓原址。馆内按照大墓实物复原的场景,展示出墓葬被发掘时的整体面貌。其中,一把青铜短剑位于墓主人身侧的腰部,另外两把在头顶。讲解员周宁告诉采访人员,青铜短剑大墓为土圹竖穴棺椁墓,平面呈长方形,墓底距地面仅1.4米。墓底放木椁、木棺各一具,仅存板灰痕迹;木棺置于椁内偏北,底部铺席,木棺内置人骨一具,头西足东,棺与椁之间放置器物。在东侧墓圹边还发现牛骨,当为祭肉。
 随葬品|郑家洼子青铜短剑陈列馆:揭开春秋末年,贵族大墓的神秘面纱
文章插图
加重器、青铜短剑、剑镖、七连环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大墓发掘出的随葬品中,青铜器占绝大多数。除了三把青铜短剑,还有节约(起到固定连接作用)、马衔、青铜绞具等丰富的车马用具,考古人员通过喇叭形器(马匹头上方的装饰物)判断,墓中车马用具共4套。
沈阳文物古迹保护研究中心宣教部主任沈珞宜介绍,从郑家洼子遗址、墓葬等发现来看,墓葬形制是土坑墓,郑家洼子青铜大墓有棺有椁,其余小的墓无棺椁。随葬品虽然有青铜短剑等东北亚地区常见的遗物,但很多还是具有独特性,所以许多考古学家认为沈阳郑家洼子墓葬及遗址等遗存是一种单独的考古文化类型。
墓主人或为显贵阶层首领随葬品中有青铜短剑、车马用具以及极为珍贵的绿松石顶饰,郑家洼子青铜大墓主人到底是何身份?
该墓的年代一般认为在春秋后期,墓主人据有关研究为一位五六十岁的男性,其短而极高的颅型,十分扁平的面貌,反映出西伯利亚和远东蒙古人种相结合的形态特点。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是少有的珍贵遗存,遗憾的是,考古人员并没有在墓中发现墓志等记载墓主人身份的文字,使这座墓葬主人身份成谜。不过,剑是先秦时期冷兵器时代最主要的武器之一,也是贵族、士人身份的标志。因此,有人猜测墓主人是一位将军,有人认为他是某部落首领,也有人说他已具有王者地位。
青铜短剑大墓墓葬规模之大,棺椁制度之尊贵,随葬品之丰富等表明,墓主人很可能是该部落的显贵阶层和首领一类人物。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刘海搏/文 主任采访人员 李浩/摄
【来源:沈阳日报】
随葬品|郑家洼子青铜短剑陈列馆:揭开春秋末年,贵族大墓的神秘面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