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苏洵|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马建红(法学博士)
在国人的观念中 , 考试是国家选才和单位用人的最佳方法 。一方面 , 通过考试 , 可以发现那些智力水平相对较高的人 , 另一方面 , 只要能防止甚至杜绝作弊 , 考试也是所有考选方法中相对公平的一种 。因此 , 科举考试自隋炀帝发明以来一直长盛不衰 , 而且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日臻完善 , 即便由于其禁锢人才等弊端 , 但它依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相应的价值 。直到今天 , 我们几乎在各行各业中 , 都采用了“逢进必考”原则 , 以维护选人用人的公平性和正当性 。
不过 , 对于一些需要特殊才能的领域 , 考试就未必是最佳方法 , 因为有些技能是无法用几个固定的题目就能检验出来的 。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些人不擅长考试 , 他们可能在漫长的一生中屡试不第 , 对于这样的人擢用时如果拘泥于考试的形式 , 难免会让当事人心生反感 , 也会埋没他们的真实才能 。最近读《苏东坡传》时 , 就发现了苏东坡之父苏洵 , 因为考试而不愿去应诏的趣事 。
从苏洵的“简历”来看 , 他属于开窍较晚的人 , 年轻的时候他不怎么学习 , “洵少年不学 , 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 , 从士君子游” 。直到第一次应乡试举人落第 , “始发愤读书” 。在其后的二十多年里 , 他在教苏轼苏辙二子读书的同时 , 自己也苦读不懈 , 考究古今治乱得失 , 撰写了一部重要著作 , “论为政之道、战争与和平之理 , 显示出真知灼见 。”根据当时的情况 , 只要有名公卿的有力推介 , 朝廷就可以任命其官职 。在北宋嘉祐初年 , 苏洵“挈二子入京”应试 。在途经省会成都时 , 苏洵去拜谒镇守西蜀的张方平 , 并把自己的著作呈献出来 。张方平对他十分器重 , 有意立刻任命他为成都书院教习 。然而 , 苏洵却志不在此 , 张方平遂写信给当时的文坛泰斗欧阳修 , 力荐有“王佐之才”的苏洵 。
到达京都后 , 苏洵将其著作向欧阳修呈上 , 对于这位文坛盟主 , 当时的人能一见并获得他的恩宠 , “足以使天下之士子一慰其梦寐之望” 。而欧阳修之所以能深获学术界的敬爱 , 则是由于“他总是以求才育才为己任” 。值得一提的是 , 当时的张方平与欧阳修两人的关系并不十分融洽 , 但在举荐与赏识苏洵这件事上 , 两人却都未意气用事 , 由此也足见张、欧二人的胸襟与格局 。欧阳修欣赏苏洵的才识 , “称其文有长厚之风 , 并荐洵于朝” , 苏洵也因此而认识了更多的高官显宦 。只不过他的冷淡自负的态度 , “在朝廷的领袖人物心目之中 , 并未留下什么好印象” 。当然 , 苏洵自有其骄傲的资本 , 不仅其文章深得时人的赏识 , 而且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也在考试中以优等得中 , 尤其是苏轼 , 以二十岁的年纪成为进士 , 在三百八十八人中几乎名列榜首 , “父子三人名动京师 , 后生学者皆尊其贤 , 学其文 , 以为师法 , 苏氏文章遂擅天下” , 这样的人生 , 自负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
苏洵得到欧阳修等官宦的赏识 , 以为很快会有对其任命的消息 , 可是等了一年多以后 , 宋仁宗才降下圣旨 , 召苏洵到舍人院参加考试 。舍人院考试为宋朝选拔官员的“召试”中之一种 , 应文科试者 , 或为特旨诏试 , 或者为被荐举之人 , 试以诗、赋或策、论 , 考试合格者即授秘书省官 。苏洵为欧阳修等人所荐举 , 所以参加舍人院考试也属正常 。只是其时的苏洵 , 虽有报效国家之心 , 但却因此前历年落第之挫折 , 对考试产生了恐惧心理 。于是他给皇帝上一奏折 , 不肯应诏 。他给皇帝的理由 , 虽以年老多病为辞 , 但却在写给朋友的信中 , 吐露了心声 , 他叙述其年轻时几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形 , “惟其平生不能区区附和有司之尺度 , 是以至此穷困……自思少年时尝举茂林 , 中夜起坐 , 裹饭携饼 , 待晓东华门外 , 逐队而入 , 屈膝就席 , 俯首据案 。其后每思至此 , 即为寒心 。” 这应该是数次考试给苏洵留下的心理阴影 , 以至提及考试 , 他就会产生心理抵触 。第二年 , 仁宗又颁下圣旨 , 并未言及给予其免考资格 , 因此苏洵的做法是再度辞谢 。后来 , 苏洵在宰相韩琦推荐下被任命为秘书省试校书郎 , 则与考试无关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