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旧唐书》与《新唐书》之间的矛盾,究竟是谁篡改了历史?( 二 )


《新唐书》自称“事增于前”,它的一大功绩在于补足了唐朝最后五十多年的历史。例如关于张议潮归唐的事迹主要见于《新唐书·吐蕃传》,而《旧唐书·吐蕃传》中则查无此人;《牛僧孺传》增加他上疏指责宰相之事,此为牛李党争的开端;《李德裕传》增加他为政敌求情的若干事迹,使李德裕变得更加立体,一改之前人们将他视为打压异己的权臣形象;《田令孜传》增补唐僖宗在田令孜的怂恿下,荒淫享乐,强夺商旅财货之事,以见唐僖宗之昏以及田令孜之恶;《黄巢传》叙述了王仙芝与黄巢发生矛盾的过程,使人们对农民军的认识更加深入。
在《皇后传》中,《新唐书》也增补了《旧唐书》里缺失的若干内容。而在有关于唐宣宗的地方,两本书甚至还出现了针锋相对的记载,其中必然有一方篡改了历史。
《旧唐书》刻意美化了唐宣宗的形象
唐宣宗是唐朝的倒数第五位皇帝,他统治的十四年是唐朝最后的和平时期,在这之后便发生了庞勋之乱和黄巢起义。因此唐末的人很怀念宣宗时代,将那段时期称为“大中之治”,而唐宣宗也被描绘成了一个明君,人称“小太宗”。
《旧唐书》里说:“史臣曰:臣尝闻黎老言大中故事,献文皇帝器识深远,久历艰难,备知人兼疾苦。”又给予他高度评价,说:“帝道皇猷,始终无缺,虽汉文、景不足过也。惜乎简藉遗落,旧事十无三四,吮墨挥翰,有所慊然。”还说:“李之英主,实惟献文。”
这段评论说明《旧唐书》关于唐宣宗的记载不是建立在充分的史料之上,而是根据遗老们的记忆,将唐宣宗视为汉朝文景一样的明君。这种评价难免有主观之嫌,而且史官可能在对比五代的混乱局面之后,无意中美化了唐末的历史。
 新唐书|《旧唐书》与《新唐书》之间的矛盾,究竟是谁篡改了历史?
文章插图
唐宣宗是否像史官描绘的那样完美无缺?
在《新唐书》里,这段评论全部被删除,改为:“武宗用一李德裕,遂成其功烈。然其奋然除去浮图之法甚锐,而躬受道家之箓,服药以求长年。以此见其非明智之不惑者,特好恶有不同尔。宣宗精于听断,而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呜呼,自是而后,唐衰矣!”
这段评价是根据增补的内容来做出的——《旧唐书》虽然如实记载了唐武宗迷恋仙丹、迷信方术的昏愚之处,但对唐宣宗也追求长生不老的事迹却全无记载,在写到唐宣宗驾崩时只说:“八月七日,宣遗诏立郓王为皇太子,勾当军国事。是日,崩于大明宫,圣寿五十。”好像唐宣宗是正常死亡一样。
在《新唐书》里则进行了增补,《崔慎由传》说:“宣宗饵长年药,病渴且中躁”;《毕諴传》又说:“玄伯又治丹剂以进,帝饵之,疽生于背。”《资治通鉴》则记载得更为详细,说:“上饵医官李玄伯、道士虞紫芝、山人王乐药,疽发于背。八月,疽甚,宰相及朝士皆不得见......上已崩。”这说明唐宣宗跟唐武宗一样,都迷恋神仙方术,乃至于误食仙丹而死,不可谓明君矣。
此外《新唐书》还记载唐宣宗时期每年财政支出三百余万,“有司远取后年乃济”,可知当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宣宗又使“茶、盐之法益密”、“两池榷课大增”,不断地盘剥百姓。《刑法志》还说:“宣宗亦自喜刑名,常曰:‘犯我法,虽子弟不宥也。’然少仁恩,唐德自是衰矣。”一边是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另一边又是敲骨吸髓的苛捐杂税,再加上惨酷寡恩严刑峻法,便成了亡秦之政了。故而宣宗一死,大唐帝国便接连爆发农民起义,这绝不是偶然的。
因此,唐宣宗固然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君主,但他并不像《旧唐书》描绘的那样完美;相比而言,《新唐书》中的唐宣宗更显得真实。
唐朝的统治危机已经出现在唐宣宗之时
两本《唐书》中,究竟是谁篡改了历史?
关于唐宣宗,还有一处的争议很大,那就是他逼死郭太后之事。
郭太后是郭子仪的女儿,嫁给唐宪宗为妻,生下唐穆宗;唐穆宗又生了唐敬宗、文宗和武宗。而唐宣宗作为宪宗的幼子,在武宗驾崩之后,他才以皇叔的身份继位。郭太后对于唐宣宗来说乃是嫡母,而唐宣宗的生母本姓郑,《旧唐书》说:“内职御女之列,旧史残缺,未见族姓所出、入宫之由。”可知郑氏的出身并不高贵,关于她的史料也不甚详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