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总听说外贸是今年最难的行业,为啥现在反而总看到出口爆发的新闻( 二 )
现在除了强大产业供应体系,我们还用数字化外贸重新塑造全球贸易环境。新冠爆发后全球封锁国界限制人员出入境,以求控制疫情,各种大型线下展会被迫取消,就连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也不能幸免。中国最快反应过来,以广交会为代表的大型外贸展会从线下搬到了云上,借用直播、视频会议等数字技术,外商不需要漂洋过海来到现场,外贸公司也无须支付数十万展位费用,一样能够完成产品展示、商务谈判等一系列商业活动,也可以促成百万订单。
随着防疫常态化,海外经济会逐步重启,外需会加快修复。我觉得这种省事高效的云上展会举办也会同步常态化,要促成长久的交易,信任是最大的难点。外贸公司怎样能筛选出靠谱的外商、外商怎样能安心把数以百万计的货款打给网线彼端素未谋面的陌生公司,我猜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外贸领域会出现下一个“芝麻信用”或者“天眼查”,能查到公司或法人注册信息、经营资质、交易守约记录、是否存在经营风险,做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中国外贸正在快速进入下半场,一定要做充满希望、乘着数字化出海的东风,找到新的蓝海市场!要做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迎接未来!
■1、出口同比与出口交货值出现了持续3个月的显著背离,7-9月出口同比持续向上,均值在9%左右,而出口交货值则是低位震荡,仅为1-2%。
说明主要不是工业部门出口拉起来的,应该是服务项目出口大增。
2、今年前九个月进出口贸易顺差3260亿美元,去年前九个月进出口贸易顺差2943亿美元。去年9月央行外汇占款比18年末减少了202亿RMB,今年9月央行外汇占款比去年末减少了691亿RMB。按数据来说,顺差多增1000亿人民币上,但外汇占款却多减了接近500亿。
换句话说,相比去年,有接近1500亿RMB以外币的形式存在于外贸部门,而没有结汇。
3、PMI的新出口订单,9月末的数据升到了50以上,7月9月都低于50。PMI简单原理就是,如果你觉得比上个月好,就高于50分,不如上个月就低于50分。所以50也成为枯荣线。7-9月出口同比持续向上,均值在9%左右。
只有大型企业符合这个特点PMI新出口订单在8月末就升到50以上,中小企业新出口订单到9月末还在50以下。说明外贸部门集中度明显提升,产业升级效果显著。
4、几个国家和地区发布的自中国进口的数据,与中国发布的对他们出口的数据,不一致。例如美国、东南亚部分国家(我只查了部分)。菲律宾7、8单月自中国进口各18亿刀,中国这两个月向菲律宾出口各40亿刀以上。中美数据对比单月也差40亿左右...
这个,抱歉,暂时我没想好怎么编...我再琢磨琢磨...
从欧美的情况来看,上面几个指标不应该这么低迷,因为一方面欧美财政刺激是直接把钱发给消费终端,不工作也拿钱;另一方面针对聚集的情况,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欧美的产能是明显不足的,很多工厂无法开工,从道理上讲,确实应该中国出口大爆发。逻辑上是没问题的,但是数据上检验起来还是存在一些瑕疵,而且瑕疵数据也忒多了。。。
先不管数据如何,逻辑上来说,还是看海外产能恢复情况,如果海外产能恢复,国内出口可能会下降(或者出口主力行业可能要变)。海外产能恢复主要看疫情。疫情此前主要看对当地的影响。现在,可能主要看当地是如何看待疫情的。
因为欧美第二轮(其实可能已经进入第三轮初期)的数据来看,已经基本上没有挤兑医疗资源的问题了,因为得病的虽然多,但住院率很低,大部分患者都是轻症不去住院,从死亡率上来看,法国的死亡率已经到了万分之几这个级别,而且这个死亡率是死亡前多少天(28天)确诊过新冠的。目前看欧美的新冠病毒威力大大下降,目前的数据看确实已经降到流感级别甚至更低..从我们国家入境确诊来看,也确实多数是无症状患者,有症状也基本是轻症。但是,数据如何是一回事,政策和大众的看法又是另一回事。估计出口的数据应该能一路漂亮到圣诞之后,然后看外部政策了。
■干了大概20年外贸了,说几点自己的看法:
1)所谓的进出口增长数字,准不准?基本上没问题。因为,中国会发布对美国出口数额,美国也会公布从中国进口数额,其它地区类同,数字对不上就丢人了。
2)题主的问题“总听说外贸是今年最难的行业,为什么现在反而总看到出口爆发”,原因,很多人对外贸行业有误解,总听说外贸不行了云云,其实是以偏盖全,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广交会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出口产品,用这个来说明。广交会分三期:
第一期卖机电、电子等产品,生意很好。竞争对手主要是国内同行,少部分发达国家同行。
第二期卖家具、陶瓷、工艺品等,生意好坏参半。竞争对手主要是国内同行,少部分东南亚国家同行。
第三期卖衣服、鞋子、面料等,哀鸿遍野,说外贸不行的主要是此行业的。竞争对手主要东南亚国家同行。但是,国内竞争力不行,一是东南亚人工便宜,二是环保不如中国严格(江浙一带的一些企业应该对此深有体会吧)。
那问题来了,一期产品占中国出口比例多少?几年前我记得有50%了,现在不查数字了。闷声发财的基本是这个行业的人,及部分广交会二期行业的,三期行业的,则在抱怨、诉苦。
3)还有一点重要的,前几天纽约时报说,中国疫情控制的及时、全面,结果为:18、1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13%,现在升为19%,这就是题主所说的出口爆发的新闻了。我的推测:广交会一期行业抢了一些国外发达国家同行的市场,二期行业抢了一些东南亚国家同行的市场,三期行业应该没抢到啥。。。。
■疫情导致全球需求减少。
需求降低了,自然外贸就很难做了。
当然也有部分需求是会增加的,但只是小众行业,而媒体今年只能报喜不报忧,只能是让你看到你想看到的。
■因为是外贸某些方向爆发,大量的产业是倒闭裁员的。
说一个词【裹尸袋】
某外贸公司,在疫情时快速转型,今年半年的收益就十分疯狂。
■我朋友外贸公司年前100多号人,他是在上个月还剩4个人的时候离得职…
【年初总听说外贸是今年最难的行业,为啥现在反而总看到出口爆发的新闻】我朋友离职后就爆发了?果然我朋友是行业之癌,都是我朋友的错。【职业微笑】
■先上结论:
我认为外贸行情会先快速变好后趋向稳定上升,大型企业的外贸经济会再上一个大台阶,小型企业即将迎来生死考验。
在全球疫情爆发、货运受阻的当下,中国的外贸经济尤其是电商行业不降反升?这样的结论或许与我们的认知相悖,但这样的判断背后是有逻辑支撑的。
经济贸易的本质是供需关系为前提的利益交换,虽然如今物流受阻,但是普通人的需求并没有消失,相反的,由于当下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大多数国家的制造业无法正常运作,能依赖的几乎只有开始复工复产的中国企业。
大需求和少供给造成的空档,就是中国外贸的机会。
还记得美国的各州政府大肆加价抢购中国企业的呼吸机、防护服和口罩等医疗资源的闹剧吗?
即使是在非疫情期间,中国也是重要的世界工厂,拥有产业链完整、质量上乘、生产力强大的天然优势,在竞争对手几乎全部瘫痪的疫情期间更是如鱼得水。从原料到零部件再到装配出成品,都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企业和工厂生产,更何况在这样的特殊条件下,谁还会把订单往依然混乱的国家送呢?
外贸行情不仅会快速变好,而且会一直稳定好下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疫情在经济增长层面上终究是短期的外界冲击因素,不会从根本改变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
疫苗研制已经有突破性的进展,就中国而言,作为最早复工复产、投入疫苗研制的企业国药集团表示,预计今年12月底就能上市灭活疫苗。在全球各国齐心努力下,新冠肺炎对经济造成的阴影正在消退,每个国家都在想方设法的尽早恢复自己的经济秩序。
在国内,得益于快速的反应和不计成本的投入,我们的疫情从最严重到最稳定花了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对经济大局造成的损失是可以接受的;在国外,各国从一开始的兵荒马乱、应对不及到如今的基本可控,并没有造成大的乱象。因此,世界经济的发展轨迹并不会变化,而是慢慢回归原来的路线。
那么,世界经济原来的路线是什么?答案是全球化。
中国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收益者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外贸经济稳定增长是大势所趋,只要不来一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整个世界经济系统没崩溃,中国的外贸行情肯定是一天天变好的。
而在疫情造成的混乱中,中国的大企业拥有一套成熟的生产技术和工厂资源,还拥有更优质的产品、更广的产品出口渠道,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更容易在这片混水中抢占先机、摸到大鱼。利用这次机会开拓业务、提升自己品牌的国际认可度,为将来发展全球各地的客户打下坚实基础。
相反的,由于没有自己的出口和进口产品渠道,疫情导致的货运受阻足以让一个小型企业颠覆。在没有大企业那么强大制造能力、丰富的产品和广大的国内受众的前提下,中小型企业的外贸行情会变得很糟糕,以外贸为主要业务的中小型企业更是即将迎来生死考验。
总之,混乱之下隐藏的必定是巨大的机遇。
飓风来袭,有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也有人“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外贸行情虽然正在复苏,但真正的寒冬还未完全过去。
更新:
感谢各位知友在评论中的补充,我对经济在未来会长期向好的预测确实有些盲目乐观。
我只考虑到全球化的趋势,没考虑到在全球化中进程的种种变数。
各大国为了自身利益制定的去全球化、去中国化政策确实为全球化埋下了很多隐患,未来的外贸经济或许会更加艰难。
但我依然认为这次的疫情是外贸经济进步的机会。
正是疫情的影响,原本发达国家的去中国化行动被强行打断,相反的变得不得不暂时以中国为主要重心来进行生产。
这样的机会和优势会随着疫情稳定消失,能在这段时间里抓住多少机会,直接决定了未来几年的外贸发展。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度过这个寒冬...
■因为这是一场自救带来的飞跃式的发展。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被控制,街上逐渐恢复了往常的热闹,但相信每个人都忘不了年初的经历,除了每个人生活上对身体健康的担忧,全球的经济也遭受了重创。就拿身边的例子来说,疫情在春节前爆发,很多酒店年夜饭的订单被迫取消,大量食材囤积,因此无法经营下去的酒店不在少数,商场无法开门,店铺几个月都没有多少客户,更别提那些小本经营的人了,亏本是必然的,能勉勉强强继续经营已是不易,国内尚且如此,外贸理所当然得被列入最难的行业了。
但是疫情期各行各业的自救却让人确确实实的佩服,没有客人来?那开始线上直播销售。口罩断货?那就政府联合商家摇号预约,指定门店取,甚至直接寄给你。农产品没法销售出去?电商给你提供平台。
这是一场全民的自救,而“数字化”是这场自救中频频被提及的关键词。我们也发现,前面提及的所有的自救行为,都离不开数字化,“无接触”这一疫情防控需求,让故事从线上展开。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增长28.7%,远高于外贸整体增长速度,其中作为全球最大的B2B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增速甚至是行业水平的三倍。有人会觉得中国外贸出口爆发,是因为我国的疫情被控制住了,其他国家被疫情影响大,是形势让我们能“趁虚而入”。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极少数具有完整产业供应链的国家,疫情只是让我们的早有准备发挥了更大的优势罢了。
可能很多人对产业供应链这个概念不是很清楚,要知道线上销售的基础依托就是完整可靠的物流,而稳定的产业供应链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这就像一张巨大的网,不管是供应链中单个企业,还是整个供应链中上下游的关系,以及供应链中的消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优化,这张稳固的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所以说我们是早有准备。
中央提出的“六稳“”六保“中就指出,保跨境供应链稳定是稳定外贸的着力点。受到全球疫情影响,跨境物流飘摇不定,这种情况下,数字化新外贸体现出了它的核心能力——确定性,数字化新外贸和传统贸易不同的点在于,通过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帮助商家做出最优选择,每个产业供应链上的商家都有历史履约情况等数据,最直观得表现出该物流公司的信用值,在智能算法下,数字化新外贸可以提供适合交易的推荐路线,这是数字化带来的优势。
市场上物流公司种类众多,服务水平各有不同,为了让订单更有保证,今年三月阿里国际站又率先提出保价保舱服务,保证中小企业运力。随着市场的有序管控,疫情期物资的需求让外贸行业逐渐复苏,跨国物流运输费也出现了较大的涨价幅度,阿里物流联合承运商坚持报价服务,和中小企业一切以最快的速度将货物运往目的国,和企业共进退,也是阿里国际站带给客户的确定性。
数字化新贸易,已经成为全球疫情下外贸企业的必选之路,新外贸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人们通过大数据做生意,同时大数据又积淀着每个企业的信用值,可以说,可不可靠,数据说话,这是对传统贸易进行了颠覆,更加理性、更加可靠,全球疫情的爆发,物资的紧缺,无接触的新外贸无疑是当下最能满足疫情防控的需要,是机遇也是挑战,是发展也是自我革新,而我们真正迎来了全面数据化时代。
推荐阅读
- 我听说有个伴财学堂,谁能帮忙介绍一下效果好不好啊
- 2021年初会发生规模堪比2008年初的雪灾吗
- 为啥某宝的外贸服侍都是白菜价 而且好多衣服的拉链都是ykk的
- 苏州哪里有生产外贸牛仔衬衫的工厂,求推荐
- 听说有个地方洗车要5万块钱
- 听说合肥恋尚公寓挺不错的,请问价格和装修咋样
- 听说HSV2病毒变异了
- 听说熬夜对身体损伤很大,那如果一个原本是中国的作息时间的人去英国留学了是不是对身体的损伤也超大的
- 杨幂那个Dior乳液好用吗 咋样
- 最近才在英国买了房子,听说英国遗产税很高,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