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前旗融媒体中心|“驻”在召圪台村的曹老师

“如果你见过从前那些断井颓垣、家徒四壁 , 你定会明白父肩膀上的责任;如果你目睹过新房成片建起、牲畜逐渐成群 , 你也定会理解为父的不舍与坚守 。 ”自2018年驻村开始 , 乌拉特前旗第三中学工会主席、苏独仑镇召圪台村第一书记曹利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 面对女儿的抱怨 , 他写下这样一封给女儿的家书 。
(微视频:第一书记的家书——“致吾儿”)
今年 , 是曹利驻村的第三个年头 , 他先后在永和村和召圪台村驻村 , 是苏独仑镇有名的“曹老师” 。 三年间 , 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扶贫工作中 , 放弃了舒适的工作环境 , 舍下了自己的小家 , 义无反顾“沉”到了扶贫一线 , “驻”进了群众心中 。
一致称赞:“沉下去”和“实起来”

乌拉特前旗融媒体中心|“驻”在召圪台村的曹老师
文章图片

乌拉特前旗融媒体中心|“驻”在召圪台村的曹老师
文章图片
驻村期间 , 不管是贫困户还是普通群众有困难 , 曹老师总是想方设法、尽其所能去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 一桩桩 , 一件件 , 他做了多少好事 , 连自己都记不清了 , 可是有人却是一生难忘 。 得到群众的认可 , 也就得到了村两委的认可 , 曹老师在召圪台村逐渐成了广受好评的“村干部” 。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 , 没有实打实的方法、不动真碰硬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 , 脱贫致富就无从谈起 。 沉下去、实起来 , 只有硬功夫和真本事 , 才能让驻村帮扶有效果 , 让脱贫致富成为现实 。
一往情深:“最小的”和“最老的”

乌拉特前旗融媒体中心|“驻”在召圪台村的曹老师
文章图片

乌拉特前旗融媒体中心|“驻”在召圪台村的曹老师
文章图片
“面对群众冷暖 , 有没有牢记于心?面对百姓需求 , 能不能精准对接?面对脱贫攻坚摘帽任务敢不敢主动作为?”这是曹老师写在“帮扶日记”里的三句自问 , 也是他用于衡量驻村成果的标准 。 为了答好这几道“脱贫考题” , 他坚持走村入户 , 挨家探访 , 在群众面前把“大政策”讲小 , 把“远道理”拉近 , 全村上至99下至刚会走都听过曹老师的“脱贫小课堂” 。 驻村工作有“5+2”、“白+黑”的劳累 , 有节假日不能陪家人的内疚 , 也有不被理解的委屈 , 但在曹老师心里 , 更多的是经历风雨后的收获 , 是肩上的那份责任和执念 。
一次见证:“铁脚板子”和“一网打尽”

乌拉特前旗融媒体中心|“驻”在召圪台村的曹老师
文章图片

乌拉特前旗融媒体中心|“驻”在召圪台村的曹老师
文章图片
曹老师名叫曹利 , 但广为人知的是他的外号“铁脚板子” 。 驻村几年 , 一辆半新的自行车是他唯一的交通工具 , 全村三个村民小组18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 每一户的“家底”都是他一脚一脚“蹬”出来的 。 他过坎爬坡 , 不论走到哪家 , 手里都攥着一个纸质版的图表 , 上面详细的记录着召圪台村的地情、村情 , 清晰的标记着贫困人口的户情、人情 。 这是曹老师自己设计的“脱贫网格化作战图” , 他把致贫原因、帮扶方式、致富方向都找了出来 , 精准施策、精准攻克、精准发力 , 坚定地朝着将贫困“一网打尽”的目标前进 。
扶贫 , 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 这一路上的心酸苦涩、幸福满足 , 只有身在其中的帮扶干部才深有体会 。 扶贫 , 不仅仅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 , 更是一种情怀的表露、担当的体现 。 在扶贫路上 , 是一个个“曹老师”们 , 怀揣着真心 , 以担当作养分 , 用情怀来灌溉 , 靠不变的信仰点燃星火 , 凭坚守的身影凝聚人心 , 在精准扶贫的战场上 , 孕育出了致富的生机和希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