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们是咋忍受雾霾的为啥不去上海、深圳或广州呢( 二 )



连全球华人圈的许多大明星也要冒着雾霾和被人民群众举报吸毒的风险经常住在朝阳区。

当然了,上海京剧院也很强,王佩瑜也很牛,但你说国家京剧院因为雾霾不好招人,大家都去上海京剧院——我不信。

同样的道理,德云社、开心麻花、北京人艺、北影中戏、清华北大、人大北航中科院、各大央企总部、各大中央部委等等等等...因为雾霾不好招人——我还是不信。

这些nb单位的人都过得比其他地方更好?——从住房条件、吃喝玩乐等方面来说,这些nb单位的大部分普通人恐怕过得并不如他们老家的同学朋友。

过得一般般为什么还漂着?

就像海淀的五道口,房子破破烂烂、交通秩序乱乱糟糟,但熙熙攘攘的全是年轻学生。

以五道口地铁站为圆心,画个半径4公里的圆,有6所985大学。

哪怕有再多人受不了漂泊、受不了北京nb单位的虚名而离开。但很快就会有更具活力更年轻的人顶替这个空出来的位置。

"铁打的北京,流水的北漂。"——只要这个城市的定位没有大的变化,这种格局也不会改变。

当然了,未来若是真有什么大的变化,市场自然会快速的反应过来——半个世纪前,中科大当年从北京搬到合肥时,老师流失了一半。

中国科大为什么需要迁出北京,又是怎么选中合肥的?

【北漂们是咋忍受雾霾的为啥不去上海、深圳或广州呢】若是现在也有这样的举动,那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沪、广、深。

■深圳待过,北京住过,现在上海工作。。。题主问的是雾霾,其实不然,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你必须承认一点——没有十全十美的城市我热爱北京的傲娇,可是她有雾霾我欢喜上海的精致,可是她似乎有些认真我中意岭南的秀美,可是我对她好像又没有感情人这一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很多人是没有搞清楚的,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于是我们只能浑浑噩噩的从他人的口中,从媒体中找寻我们所谓的人生价值。显而易见,现行的价值观很多时候已然扭曲,可能是因为在我们这个国家对于成功的的定义太少了吧。北京你可以在这里吃着烤串儿,就着啤酒,大放厥词,说出你那遥不可及的梦想,旁边桌子的人都会为你拍手。走在北京方方正正的大街上,似乎可以感觉到一种久违的舒畅,第二天推开窗户,继续忍受着雾霾返工。上海认真!认真!认真!我所理解的海派文化就是细致、认真,认真工作、学习、生活。能力和生活品质成正比,谁也不亏欠谁,似乎这份认真劲儿被很多人误解为了没人情味,甚至是排外,上海的生活文化氛围基本上和西方是比较接近的。但是这样一来和中国主流文化似乎又有些格格不入。广深这里的蓝天白云,空气质量可以在全中国排的上前几,这几天在那边的朋友发的朋友圈朋友随手发的蓝天白云,羡煞我们了。总的来书珠三角不排外,有自己的一套行事规则,但总的来说特点不是很突出。以上,根据自己喜欢的城市对号入座即可,你放弃了一个地方的差必然有另外一个地方的差等着你,因为中国像“城市”的城市实在是少!
■每天早上十点踏上征程,晚上十点下班。忙到双十二只买了一件东西,还是趁上厕所的时候给别人的礼物。一周洗一次澡,四天洗一次头。每天想的是怎么出业绩,怎么把房租对付过去。恍惚到连谁欠了你钱都不记得。这种情况下你还能记得雾霾?北京大拆,雾霾对人体有害,环境恶劣...没有人会记得这些。有一天我们坐在电脑前厌倦了这日复一日的生活,或许打个包就离开这儿。但那也不是因为雾霾。这里没时间抱怨,只有前行。比起雾霾,你们更该问我们是怎么忍受生活的。
■河北人,在上海读了四年大学,现在在北京。最起码,我能听懂北京人说话,不用像在上海一样,看着当地的师生聊得哇哈哈,自己一个字也听不懂,不知道该笑不笑。最起码,冬天伴着雾霾还会有暖气,雾霾时有时散,暖气却是不离不弃的,虽然上海有空调,但空调能给你的暖气都能,暖气给你的空调不见得可以。最起码,我可以一个月回一次家,三个小时从我北京的屋子到我们家屋子,当年做穷学生的时候(现在在做穷北漂),真的是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呀。其实这些对于另一些人来讲,可能是留在上海的理由。总之,谁都没有错,只是不适合。
■先帝创业未半而用光预算。遂南下北京。北京有烟,其名为霾,霾之厚,低头不见脚也。冬春之时,间或有风,霾遂散。京都之民望蓝天,而喜洋洋者矣。北京之美,在于秋,微风起,杨柳扶摇,红墙绿树,蓝天碧水,故宫古刹,美不胜收。王气在此,集北方之灵气,庄重醇厚,吸历史之祭奠。道路俨然,屋舍严整。朝可提菜篮过外交部,夕可坐公交看中南海。打车可知中央政策,侃山可学600年历史。或曰,京城米贵,春有大风卷沙,夏有暴雨溢路,冬有雾霾锁城,何不离焉?先帝答曰:“发展与健康不可得兼,舍健康而取发展也。”越明年,咳嗽不止。不悔嗟乎,非不欲离京,实乃困于北京也。■北漂怎么忍受雾霾的?我想我很适合回答这个问题。虽然我是外国人,但我也漂到北京来了。



我是Thomas,SmartAirDIY空气净化器创始人。我不是空气污染专家,只是个想呼吸安全的空气、喜欢做测试和分析数据的人。我在北京生活的时候,很喜欢骑车。但是北京的雾霾让我经常咳嗽、喘不过气。所以,我出门的时候都会戴口罩,也开始制作DIY净化器。
一、你不知道口罩这么棒很多人认为口罩没什么用,不可能阻挡小颗粒。但是我做了有关口罩的实验,发现口罩的效果其实非常好!
了解口罩的作用和效果后,你就会知道它既便宜,又有效。




二、自制空气净化器出门带口罩,那在室内呢?
我一开始很好奇,空气净化器真的有用吗?而且,为什么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卖的那么贵。
了解空气净化器的原理之后,我在淘宝上购买了HEPA滤网和风扇,花166人民币DIY了一个空气净化器。




我发现,空气净化器是十分有效的:




而且,我的DIY和大炮空气净化器,非常实惠:




所以,我开始在家使用实惠有效的空气净化器。
三、避开雾霾小窍门方法1:免费呼吸更新鲜的空气针对室内的空气是否安全,我也做了很多测试。
我把我的空气测试仪带到北京的几个地方,并且测了每个地方室内和室外的0.5微米和2.5微米颗粒。(这样的民用测试仪准吗?官方PM2.5对比测试)



我测了公寓、宿舍、咖啡馆和健身房(健身房空气质量)。图表中的红线是室内的0.5微米颗粒,可以看到每个地方的室内污染(图中蓝色)都比室外低。



平均来说,室内浓度是室外的50%左右。
如果看更大的2.5微米颗粒,差别就更大。室内的平均浓度才35%左右。



这些地方都没有开空气净化器。只是关了门窗而已。
除了在北京,我也在上海做了实地的检测。
平均来说,在关门窗的地方,室内的颗粒污染比室外低,大概室外水平的50-60%。
但也有例外,如果室内有污染来源,比如抽烟、炒菜,室内污染有可能比室外高。
上面的数据是颗粒污染,但是家里也有气体污染,而且有的气体污染主要来自室内,比如甲醛。(不请专业公司,自己能有效去除甲醛、苯的污染吗?)。
方法二:把你的汽车免费变成生化武器防御系统当你开车出门,或者在出租车上的时候。关上窗户,打开车内空气循环系统。
这样,你就已经把车免费升级成了具备生化武器防御系统的车。



方法三:炎热夏天,放心开空调可能也有人会担心,如果开了空调,会不会把室外的PM2.5带进来呢?



上面的数据可以让你放心,开空调是安全的。
四、为什么不去上海、深圳或广州呢?我想直接给大家看一组数据。



这是2018年中国15个城市的年均PM2.5,黑色虚线是WHO年限。
我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圈出来:



看得出来,上海、广州和深圳的PM2.5的确比北京要好一些,但是都没有达到WHO的年限标准。雾霾水平最低的深圳都是年限的两倍多。
所以,依这个数据来看,这些城市的空气都是不安全的。
五、10微克,你太严格吧?对于我们要呼吸的空气,当然要严格。如果给你一个坐标轴,横轴(X轴)代表PM2.5浓度,纵轴(Y轴)代表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率。你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我最先画出了下面的两张图:






但后来我发现,并没有我们想的这么简单。
其实是这样的:



重点在哪?



同样的25微克的增长,从25微克到50微克和从125微克到150微克,新增死亡人数分别是11万和6万。也就是说,最初的那25微克的增长对我们的伤害最大,死亡数的涨幅也最大。
另外,最新的研究发现,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低于25微克的“世卫组织安全限量标准”,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例如,研究人员追踪了美国人呼吸含7.5微克PM2.5和12.5微克PM2.5的空气。研究发现,呼吸7.5微克空气的人(微克数值越低,空气中的颗粒物质就越少)患代谢性疾病的几率就越低。
再看看这个:将空气从16微克净化至11微克,足以显著降低人们的血压。我并不是指一些无关紧要的变化——血压的下降与运动或减少盐的作用类似。在所有人群中,这一变化将减少16%的心脏病和中风。




这就是为什么最新的空气污染研究完全改变了我对PM2.5数值的看法。
PM2.5就和铅一样,没有安全的水平。即使是“低”数值,也会伤害我们。

或许我们认为近几年的PM2.5已经好转了,但是我们不该因此而满足,甚至懈怠。
“好转”≠“安全”,看到上面这组数据,我想,这就是我们应该对空气认真、严格的原因。

希望以后PM2.5指数都只降不增,希望每一个城市的空气都越来越好。也要再次提醒大家都戴好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
BreatheSafe!





■当年我姥爷所在的医学院(华北医大,后来的医军大)要派学生入朝作战,他听说战场条件会很艰苦,可能会被冻死,被飞机炸死。同宿舍的几个人怕被强征去朝鲜,连夜翻墙跑了,他想,我跑回去又能怎样呢?回家种地不成?等到八十年代百万大裁军的时候,他以某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的身份荣休。当年我爸上大学的时候,听说广州是祖国的南大门,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就想去那里读博士。家里和同学们都说,听说广州的蚊子有鸟这么大,夏天热的整晚整晚睡不着。而且治安还特别不好,到处都是黑社会。现在他老人家过着俨然离退休老干部一样悠然自得的生活,每天就看着新闻联播,眯着眼感叹道,我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啊。当年我要上大学的时候,家里说,哎怎么不报中山大学呢?港大也好啊!你看北京又有沙尘暴,吃的又不好,竞争压力还大...我说,富贵险中求嘛,你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说起来,我到北京的头两年,倒真没觉得雾霾是个大问题,当时战天斗地的主要矛盾是风沙。记得有沙尘暴的时候,还很傻很天真地不知道收衣服,别人提醒了才知道拿下来重新洗,一洗就是一盆黄黑色的水。春秋天大风都呼呼的刮,宿舍窗户要是没锁死的话,给风一带,吹开了再重重砸回去,玻璃碴子碎一地。遇到妖风天,自行车刚扶起来又给刮倒,最后服气了,只好让它那么躺着。就那样,我还是每天都高兴啊,哎,能上这么好的学校,就让我站在十二级台风口里,把自己绑在电线杆子上刮上几天几夜我也乐意啊!所以我不抱怨,我觉得这种“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来骂娘”的做法是不好的。有句话说,不能光看到贼吃肉,不见得贼挨打。既然在北京的种种机遇都享受到了,肉也叼在嘴里了,挨几下打,忍者就忍着吧!实习的时候,每天要在闷罐头一样密不透风五味杂陈的十三号线、二号线上折腾快一个小时去金融街,我也想着,为什么要受这个罪呢?但想想还有不少人巴不得想受这个罪呢,心气也就平和了。至于实在是不想受这苦的,把肉吐出来,去香格里拉,去大理,那也是有选择的。到我快毕业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防风治沙起了效果,大风天好像少了,可能是防护林发挥作用了。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修好了一个bug引来了新的bug,本来治理雾霾就基本靠吹,这下没有风了,更加吹不跑雾霾,天天都在等风来。15年雾霾最厉害的时候,我没在北京,那时我已经去了美国一个“喜迎二十年来最暖11月”,多日最高温居然突破零摄氏度的地方,一个美剧《冰血暴》的故事地点。别人问,啊你为什么要去那个冰天雪地的地方?笑,因为那里给的钱足够我一张张点了生炉子取暖啊。两条腿长在自己身上,想要逃离北上广,并不是怂,想要坚守北京为人民服雾,也不是傻,不过是基于自己价值取舍做的选择罢了。没什么可歌可泣的,也不必过度拔高,都是自己选的路,哭着走也好,笑着走也罢,那是自己的事。--正所谓,世人只道丽江好,荣华富贵忘不了,天天雾霾使人愁,处处堵车令人恼,京城遍地是黄金,赚的多来死的早,富贵本是险中求,愿赌服输最公道,最!公!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