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年轻人需要看的优秀书籍( 三 )


5.哈佛最新放出来的夏季假期阅读清单,什么学科的都有,真的是,很长…..
https://sites.fas.harvard.edu/~sica/reading.htm
还有一个JULY版本的阅读推荐,发现这些学校的图书馆的官网还会定期发布阅读推荐,也是一个寻找阅读信息的好的地方啊。https://gsas.harvard.edu/news/colloquy/summer-2017/reading-list-july-2017

总结:
以readinglist+university为关键字去google上搜索,便能轻易获得这些书籍阅读推荐的链接。如果再加上“library+大学名称”便可以获得名校图书馆的书籍目录和阅读推荐更新。像我的学校邮箱就会定期收到学校图书馆发布的最新书籍目录,是很好的阅读资料。
分享一波当当的优惠码:
满200立减30优惠码是FJ8YCC
有效期到4月9号,可以叠加使用官方的活动
Part2.
中文阅读,搜索学术大牛的非学术类书籍,绕过英语阅读障碍

鉴于part1里面推荐的内容都是英文阅读,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有一定障碍的,那么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搜索经典教材的作者的相关非学术类著作,就可以获得高质量的阅读啦。

还是以上面Part1提到的剑桥推荐的那本行为心理学的推荐阅读教材为例子,去搜作者AntonioDamasio(安东尼奥?达马西奥),会发现他是一位神经和行为学上的超级大牛,著名的“吊桥理论”就是他提出来的。搜他的英文名字在京东上会发现一系列他的著作,当然,即使是中文的书籍也有不少,比如《笛卡尔的错误》,《悲伤和感受着的脑》,优酷上还可以搜到他的演讲视频。



这样的搜索并不会花去太多的时间,尤其是和浪费在读烂书的时间相比,这点信息的搜索,可以帮你排除大量的嘈杂的信息杂音。

还有,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学校的数据库是最好的一个资源了,通过搜索阅读综述类的学术文章,可以迅速知道这个领域的研究课题思路以及最新的发展方向。利用好这些资源,养成了高质量的阅读习惯和品位,以后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书籍,自然就能从容分辨出了。

Part3.
当牛津为了人类科普操碎了心,就有了这套此生不读会后悔的书
这里要给大家安利一套超级神奇的书,属于你不读此生会后悔,而我不安利会不心安系列那种——《牛津通识读本系列》(VeryShortIntroductionseries,后面简称VSI系列)。



这一套书的每一本都对一个特定的主题内容进行简洁而精炼的介绍,几乎所有读本都是由该领域公认的大牛们来写的,深入浅出,覆盖全面,而且每一本真的真的非常非常short!就像上图那样!大概就是A5小册子那样的纸张100页左右的吧,并且每本书后面都给了长长的深度阅读的建议!
这就相当于,全世界每个领域的顶尖大牛,给你做了每个领域的大纲梳理,用他们研究探索了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把最精华的内容的框架梳理出来,然后再写成简单的文字,给大家科普。
到2014年9月的时候,该系列已经出版书目达401本,并且给每一本书记都编号了,内容包括:历史,神学,科学哲学,经济学,后现代主义,情绪,莎士比亚,休谟,西班牙内战,计算机科学等等。官方的宣言是:这套书籍基本涵盖了从计算机科学到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的所有的主要学科,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个可读性强且包罗万千的工具图书馆。官网最新还持续有新书发布出来,比如最新的《天主教》:



这里的每一本书都可以作为一个学科入门了解的纲领性阅读资料,都是学科大牛的精心之作,比市面上任何的三四手阅读资料都要好上许多。亚马逊就有中文版的卖,当然有些系列还没有翻译出来,感兴趣的可以找资源阅读第一手英文的。不过官方网站要翻墙,尴尬...链接就不放了...
阅读是一项很艰难的活动,尤其是阅读专业书籍,更遑论用英语阅读了。高质量的阅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磨练的,但是年轻的时候能够培养出这些阅读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甚至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受益终生的事情。至少,等老了的时候,不会被朋友圈的不转不是中国人的劣质信息欺骗。
更重要的是,相比较于推荐某些具体的书籍,这个方法可以让你一直和经典以及前沿的学科知识保持更新和同步,现在的书单商业软文多如牛毛,很难分辨,不如跟着学校走,远比鸡汤书单文来得好。
这应该是最值得读的书的目录整理文章,来自牛津剑桥和哈佛的书单感谢阅读~如果文章对你有启发,可以顺手点个赞嘛!
推荐阅读:
—END—
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如何变得会聊天?

■我以前曾经写过一个书单,当时起了个名字,叫《没读过这十本书,不要说你曾见过世间险恶》
我以为,现在的年轻人在接触这个世界之前,需要先领略一下这个世界的诸多险恶。这个世界远比我们看到的更可怕。
里面有些主题或许过于沉重,但是我依然希望每个人都能记住:“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性别歧视“过去5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遭到杀害的女孩,比整个20世纪死于所有战争的男性还要多。仅仅因为她们的性别。”在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和雪莉·邓恩夫妇这对有丰富联合报道经验的记者伉俪的带领下,我们在本书中去亚非拉国家做了一次长途冒险旅行。在那里,我们看到性别歧视、性暴力、厌女价值观、家庭暴力、处女情结等现象,让女性犹如仍置身在18、19世纪的炼狱。我们也看到那里的女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以及如何一点小小的帮助就能改变她们的命运。在这本书里,性别歧视以一种血淋淋的状态被展现于我们面前。在此之前,我曾以为所谓的性别歧视只不过是工作机会的不均衡,工作报酬的不平等,社会地位的差异,然而这本书告诉我,在许多地方,女人像野草、像货物、像一块破布一样被人遗弃、侮辱。“每四分钟,一名印度女孩死于性别歧视;每一分钟,一名孕产妇死亡;每十秒钟,世界某处有一名女孩被强制切除外阴,而且大多没有打麻药。”通过这些故事,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的生存困境,整个世界对此困境的态度,以及女性身上自我觉醒的力量。她们将绝望化为希望,勇敢争取生命尊严。

饥饿



定西专区是甘肃省1958年到1960年饥荒的重灾区,灾难的三年过去,定西专区紧急成立了一个专署儿童福利院,接纳了几百孤儿。同期,定西专区的各县、镇、重灾县的各人民公社都成立了儿童福利院或是“幼儿园”。这些大大小小的儿童福利院收容了大约五千左右的孤儿。杨显惠在本书中以忠实史料事实和当事人陈述事实的基础上,创作出一个个具有高度典型性和独特性的作品。完全是白描的手法,纪实性的语言,平实的语调,将一幕幕饥饿与死亡的惨烈情境撕裂在人们眼前。从2004年初开始,《定西孤儿院纪事》系列相继在《上海文艺》上发表。
一个读者给编辑打电话反复问:“小说里写的吃人都是真的吗?”于是这位编辑给杨显惠打电话,说自己看到这些文字,也脊背发冷,他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这些故事是真的吗?”
杨显惠回答:“‘吃人’的事绝对真实,这种可怕的事情是不能虚构的。”
作为对建国后那场灾难的沉痛回忆,这本书更像是一块墓碑,一道伤疤,沉默的提醒着我们这片土地上曾经承受过的一切。我们常说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但愿我们永远都不会再忘记那段往事,更永远不会再经历那样的劫难。

彷徨



“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该群体高知、弱小、聚居,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他们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他们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全书二十万字,几十幅图片,这些感人至深的文字和发人深省的图片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80后”,“天之骄子”的光环不再惠顾这一群体,他们比普通人有着更令人堪忧的现状、年轻脆弱的心灵以及无法释怀的青春梦想……他们代表着我们这个社会不能忽视也不应该忽视的最敏感的群体,他们揭示了一代人的痛苦、无奈和彷徨。没有人比这些寄居在城中村里的大学生们更加彷徨了。他们背负着天之骄子的名头,却在现实面前一败涂地。他们渴望一飞冲天,却被困在逼仄的房间里仓惶度日,书中的这些大学生或许就是我们中一些人的真实写照。

无助失业必然导致贫穷,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改善生活吗?在美国,数百万的底层劳工终日工作,却只能赚得每小时6—7美元的最低时薪,他们要如何生存,又是否能够走向成功?为了寻找底层贫穷的真相,作者隐藏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潜入美国的底层社会,去体验底薪阶层是如何挣扎求生的。她为此制定了严苛的执行标准,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力求贴近低薪阶层的生存实态。在化身底层劳工的这段期间,作者流转于不同城市、不同行业,先后当过服务员、旅馆服务员、清洁女工、看护之家助手以及沃尔玛的售货员,也遇到了许多拥有不同背景、个性迥异的上司与同事。作者将自己在基本生活线上挣扎的经历描述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又出乎意料地幽默,展现了底层劳工在薪资、住房、医疗、雇佣关系等各方面的生存实态。芭芭拉·艾伦瑞克以亲身的经历与第一手的丰富素材,揭露了美国严重的阶级分化,底层老百姓为了生计和一瓦栖身,游走于商业资本和地产资本之间,为生存和尊严,每一天都进行着充满苦与乐的抗争。我强烈推荐结合《贫穷的本质》一起阅读本书,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令穷人无法自拔的,正是社会与制度共同制造的漩涡。在这个最富有的1%人口持有财富超过剩下99%人口的世界上,穷人的生存空间正被压缩的越来越小。

贫穷15年以来,为了弄清为什么会贫穷,贫穷又会导致哪些特定问题,从而不断让穷人陷入无法逃离“贫穷陷阱”的怪圈,《贫穷的本质》的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同时,《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也对关于贫穷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们指出,多年来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用大量实例,提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建议,寻找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方案,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脱贫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导。
战争作者比亚的故乡是西非塞拉利昂,在那儿估计至少有5万人死在1991至2002年之间的内战。在这场战争当中,12岁的比亚从一个迷恋街舞、爱搞恶作剧的普通小男孩变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为了躲避叛军他只得流浪在非洲的沙漠和丛林中。几个月之后,他被叛军发现,被迫成为了一名年仅13岁的职业军人。从此,天真无邪的儿童,一朝之间成为草菅人命的杀人机器。为了生存,他过着杀人不眨眼的血腥生活,前途与希望似乎已是不可能的奢求。比亚的幸运,在于他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救助下开始正常生活,并在美国完成学业。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提笔将当年经历一一据实写下,以过来人身分自诉遭遇、呈现了第一手讯息,成就了这本震撼人心的“童兵”自传。“你到底一共杀过多少人?”面对巴黎记者的提问,伊斯梅尔?比亚的回答冷静得让人恐惧:“真的不知道,从没想过要去数。”在美国的六千多家星巴克,伊斯梅尔的回忆录《长路漫漫》搭配着咖啡,每卖出一本,UNICEF(联合儿童基金会)有两美元的进账。
这本书写的十分粗糙——对于一个童兵来说,他已经足够努力了,我们无法苛求更多。书中所描写的场景令数十年未曾经历战争的我们心惊胆战,或许我们应该知道,今天的每一点微小幸福,都是来之不易的易碎品,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死亡“舍生取义”,常常被用来赞美自杀的忠臣义士,但这决不意味着,只有“舍生”才能“取义”。毕竟,需要舍生的场合很少,但“义”却是每个人在生活日用、揖让进退之间都该看重的。作者通过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田野研究,在现实语境中重新思考中国文化中“生命”和“正义”的问题,从家之礼、人之义、国之法几个层次理解现代中国人的幸福与尊严。一本令人毛骨悚然的好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