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增加一个人的自信( 三 )


——你刚才这么努力,表现得很出色。
——你刚才非常用心,表现得很棒。
2、第二组学生完成后听到的,则是关于「智商」的夸奖,比如:
——你在拼图上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我先问你,上面哪一种是表扬,哪一种是鼓励?平常你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放在一起,就很容易区分出来了。
关于「努力」的夸奖,就是「你刚才这么努力,表现得很出色」,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鼓励。关于「智商」的夸奖,就是「你在拼图很有天分,你很聪明」,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表扬。
而这个实验唯一的区别,就是第一组学生做好了,会得到一句鼓励。第二组学生做好了,会得到一句表扬。然后接下来的三轮测试,就是测试不同表达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什么样的影响呢?你继续往下看。
第二轮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任务,两组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任务来做。
结果是:
1、第一轮被夸奖「努力」的孩子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2、第一轮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大部分都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第三轮测试:两组同时参加一个任务,这次任务故意出得很难,大部分孩子都失败了。
结果是:
1、第一轮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虽然失败了,但表现得更从容,甚至表示「这正是我喜欢的测试」,并且认为自己失败是因为努力不够。
2、第一轮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显得很沮丧。
第四轮测试:经过第三轮的挫折后,第四轮的题目又跟第一轮一样简单。
结果是:
1、第一轮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测试中分数比第一轮提高了30%左右。
2、第一轮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在这一轮却退步了大约20%。
描述完这个实验,你有没有突然觉得很紧张?我们平常不经意的一句话,原来对孩子的未来产生了那么深远的影响。而且,这又进一步说明了,我们工作、生活中真的很需要精准表达!
好了,总结一下这个实验。
什么是鼓励?鼓励就是夸奖别人的努力用功。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夸奖努力会给人一种可以掌握自己的感觉,如果事情的结果取决于自:己的努力,那成败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什么是表扬?表扬就是夸奖别人的聪明和天赋,这就相当于在告诉别人成功不由他自己掌控,如果面对失败,他们就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那就只能直接放弃,因为人没有办法给自己增加天赋。而且,他们以后都不会选择有难度的挑战,生怕失败了被人认为自己不够聪明。
所以:
鼓励:通常针对态度和过程。
表扬:通常针对结果和成效。
结论就是: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
但很多人记住了也不会用,这个结论怎么转化成立马就可以套用的表达模型呢?我们先看一个生活中的案例。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
■我以前有个同事。他最擅长的事是摧毁别人的自信。主要是在谈判的过程中。他的方法主要是让对方进入一种不知所措的状态。他摧毁过好多人,然后就可以拉对方进入他的节奏中。但是,有一种人他摧毁不了。那就是,自然洒脱的性情中人。这样的人不试图隐藏自己的缺点,不发表模糊的观点,不人云亦云,立场清晰,不讨好,不谄媚。很清楚自己的目标,也很单纯地强调自己的目标。你会发现,他很坚定地在用他的方法做事,很专注,不被干扰。简单点说,就是这个人找到了自己最合适的状态。我想,这样的人也是花了很久才找到自己适合的方法。怎么找的呢?验证,一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成事的方法,专注地使用自己的方法,就变得自信了。一个人在尝试过程中是不自信的。但,一个人不能总在尝试,人生有限,年华易逝。早点找到自己的方法,就不要受干扰,专注。你自然就会自信起来。■(简单粗暴)比如你追一个姑娘,你想变得优秀是为了—“让她喜欢你”,

而不是提高自己水平去—“配得上她”。

那你就是自信了。虽然可能外在输出结果有点相似。但是本质气场完全不同。
但是!可是!
心理学上有个结论真的是外在可以影响内在。
我这里只想简而言之(楼上各路英雄好汉内容太详细了。)
*STEP1(认知开启):你要利用你的主观能动性——你自己要想变得自信的欲望。不然看了再多答案也是无用。
*STEP2(行为实施):请你相信我,不要追问那么多原理和为什么,做以下几点。
①走路挺直,目视前方。如果你与人对视害羞,走路的时候就笔直看远方的广告牌。
②男生每天洗头。研究表明每天洗头可以增加自信(认真脸,你仔细想想是不是)。
③多做自己擅长的事。优秀的人不是全能,只是把自己擅长的事最大化,把自己不擅长的交给他人。(我就不信马云爸爸LOL有你打的好,笑:-D)。
④不要抱怨,尤其是对自己。其实自卑的人反而是对自己要求很高的。觉得没有达到优秀之前都觉得自己不值得一提。请你以后少说“早知道我就应该怎样怎样……”,“我太笨了…”这种。也不要太拘泥于过去,什么中考、高考没考好还在提。人生有很多路,抱怨只会浪费时间,给自己增加阴郁气息。而你一旦每日不抱怨,好的气场就慢慢攒起来了。

⑤重复以上几点。就是soeasy。(看到这里请不要质疑,请先做。)

⑥一段时间过后,你应该得到一些表扬了。你会发现得到表扬不是那么难的事情。你会更有动力→也就是自己再次重启STEP1toSTEP2——得到表扬——开心(鼓励机制)。
⑦最后你习惯得到表扬了,你会发现人生新高度。即,“大家都没有这么厉害,因为他做的事情我做了,发现我也能做到”。or换个角度→【只要我努力去做,我一定能学会/做好。】(←预知预判为正结果)

还是举个栗子吧,我毕业考康复师资格证书。问周围同事难吗?同事皱着眉头纷纷表示特别难!(此处省略各种夸张修辞)有些同事还因为太难了考了三年没过。我是很认真背书的人,所以我把整本考纲(大概我大半个拳头那么厚)全都背下来,买了两套习题卷,全部做完。结果考试那天傻了——太简单了。答案就在题目里。考了两天我感觉被骗了,考最后一门的时候差点睡着了。(结果我分数都是八九十分过的。)
——根本不是考试太难,是如果别人说不难的话不是显得自己没水平吗?
同理,我自学了日语N2,网上学友纷纷表示N2过了就很好啦,N2很难哒!结果……我单词都没怎么背,考得分数也挺好的。(比要去日本留学专门去读课程的同学还要好)。我又感觉被骗了。
所以你要知道,优秀的人占少数,有个原因是大多数人都在假装很累很难的样子,让你不敢迈出第一步——【我一定不行的。】——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你就变成了“平凡”的大多数。(←预知预判为负结果)

最后分享我朋友的几句话,(他160+cm但是很自信)。初中的时候他班主任一直说他成绩不好,这不好,那不好。他的反馈是——“我成绩不好,我还能跑吧?我跑步不好我还能走路吧?我是一个“人”,我不可能什么都做不好吧?”(←预知预判为正结果)
↑这段话很朴素,但是我觉得很动人。




如果要做的一件事结果未知,与其预判为负结果,为什么不能预判为正结果?

就算失败了,年轻就是用来错的。

没有什么事是做了没有用的。

写自以前也是自卑症患者走路不敢看男生的妹子~



致所有it男it女宅男宅女们,我有很多朋友和你们一样,你们在我心里都特别好,就是缺了一点自信,希望我这篇小文能对你有一点点的帮助。
一一一一一一3/27谢谢大家厚爱,我会努力以后写出更多高质量答案!(鞠躬)
然后对于“外在影响内在”这点,我解释一下吧,心理学上外在的表情,身体姿势,语音语调都可以产生内在心理变化。(关键是肢体语言上的,不是说外貌噢!专有名词是:具身认知)举个例子,情侣约了一起看电影,女生也是刚刚到而已,但是为了给男朋友做规矩,声音、姿态、表情都摆出了“生气”的样子,其实一开始并没有生气,但过几分钟以后她就真的生气了。所以不要想着我变得自信以后,抬头挺胸,而是不要想那么多原理,先让自己抬头挺胸起来!大家一起加油吧!\\(?o?)/

--------------------------------我知道你想和我玩,那就关注下个人原创微信公众号(zhailove522),每天来点vividchou吧~|′?ω?)ノ
还有很多人问我“自学日语”请戳→如何开始学日语?-vividchou的回答

■1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句话:
持续的在自己能力圈边界附近做事,谨慎而聪明的选择所做的事情,尽可能做一件成一件,以良好的做事结果形成正反馈,不断强化「我行」的认知。这句话,其实包含了表里两层意思,表层意思是寻找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成事」来逐步建立自己的心理优势。心理优势就是蕴藏的里层意思。
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的陷阱:
一个热血沸腾的年轻人,怀揣着改变世界的梦想进入社会,勇敢的尝试,屡败屡战,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就能成功。结果却屡屡碰壁,最终成为一个意志消沉的中年人。原因就在于,他没能把这样一个正反馈建立起来,心理优势逐渐消磨光,做什么事都没有了自信。
当然,这高度概括的一句话,实际上要我们付出非常大的努力。
2持续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能力圈。能力圈越大,你就会遇到越多的「做一件成一件」事的机会。
如果能力圈太小,即使你非常聪明,会寻找自己的比较优势,可能机会也不多。在空耗心力的等待中,磨灭了锐气。
比如,你在一家大公司工作,你的英语好,会有更多对外贸易、国际商务谈判的机会,这个过程中你会得到更多的磨练,渐渐的建立涉外工作方面的自信。
如果英语不好,你可以选择其他方面,比如分析策划,来强化自己的心理优势。但如果遇到必须自己面对,没有太多选择的工作时,正反馈可能被打破,你的自信也可能受到挫败。比如你必须独自面对国外的客户时,也许你的语言能力不足以支撑正常工作交流,这可能给你带来不适与恐慌,下回遇到类似的情形时,你也许会继续面临不自信的困扰。
选择的智慧很重要,但我们的人生时不时会面临需要硬扛的场合。这时候,你的能力圈多大,决定了你机会的多寡,和你心理优势的强弱。

3持续学习不是盲目投入时间和精力,摸透某个领域的规律非常重要。盲目投入时间和精力不一定会扩大你的能力圈,你必须找到科学的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练习才能有所成。
如果方法不对,也许努力的越多,偏离正确道路越远。
接着上一条的例子,学习外语中,我认为懂得在二语习得理论下学习,比传统的背单词记语法的模式要有效的多。
又如,如果你在体制内单位做事,摸透体制内办事的规则,多考虑下不同人的态度和影响力,比闷着头一门心思提升业务能力,成事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体制内,本就不是靠非市场化的业务能力说话的。

4谨慎聪明的选择自己投入精力去做的事情。你必须得承认,有些事情,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却还是做不好。
如果有选择的话,我建议你选择自己能做好的事情。
这当然也不容易,需要:
a.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什么事情自己能多快好省的做好,什么事情自己下大功夫也只能凑合,什么事情自己拼了命也做不成。
这不是拍脑袋就能想明白的。要明确自己的能力边界,需要多次的尝试和及时的复盘反思。
做完一件事,结果可能好,也可能不好,大部分人,不会进行深入思考,反而会陷入归因谬误:
事情做成了,这是因为我能力强。事情做不成,是因为资源不够,运气不好,总之是客观条件不足。如果一直在这样的归因谬误中打转,你永远不会明白自己的能力边界。
靠运气办成的事,觉得是靠能力,下次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可能被打脸。
自己能力不足,办不成的事,觉得是客观条件所限,那么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你可能还会往前冲,主动揽活,觉得这次能成,结果还是被打击。
恕我直言,这是大部分普通人年龄渐长而心志消沉的重要原因。
学学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从一致性、一贯性、区别性三个方面,好好的总结,摸清自己的能力边界。
b.面对远超自己能力边界的事情时,有设定合理目标的智慧如果一件事远超自己的能力边界,但做成后的收益又很丰厚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搏一搏」。
人生能有几回搏。
高三时候,很多教室里会挂着这一句话,鼓励学子们努力一把,改变命运。
这句话有道理,是因为高三还有一年时间,你可以大幅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边界。
但如果是在高考前的一个晚上,给你拼命灌输这句话,会有用吗?
相对你要做的事情(明天的考试),你的能力边界已经基本锁定了。
再拼搏,也无法扩大能力边界半分。
那么这时候,就要有设定合理目标的智慧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