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公募基金IPO生变 直播带货兴起( 二 )


基金研究专家王群航也直言:“直播的效率高 , 既不用基金经理舟车劳顿出差 , 也不用投资者来回跑 , 且线上客户的覆盖面广 , 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 ”在其看来 , 未来公募基金行业的直播形式会做得更加专业 , 且会成为公募基金标配的营销手法 。
谨防踩踏合规红线
事实上 , 公募基金直播火热的另一面 , 也与打造爆款基金的需求不无关系 。 让严肃的明星基金经理频繁在镜头前露脸 , 获取客户的信任感 , 在销售新产品时 , 势必会更加轻松 。
不过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也注意到 , 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为了抢夺更多客户、巩固行业地位 , 饥饿营销、引导投资者赎旧买新等不良现象也相继出现 。
今年年初以来 , 明星基金经理领衔的新产品不断登台 , “爆款”“限额”“比例配售”等敏感词频繁轰炸 , 在这样的宣传攻势下 , 一只又一只爆款基金诞生 。
然而 , 有券商渠道的客户经理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坦言:“许多爆款背后的投资者体验并不好 。 ”部分投资者费尽周折凑足资金抢购 , 最终因为配售比例太低只能认购很少的份额 。
饥饿营销的方式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 。
今年3月 , 《严格规范宣传推介行为促进权益类基金健康发展》的监管情况通报下发 。 内容表示 , 日常监管中已发现个别公募机构、销售机构存在宣传用语不当的情形 , 并要求公募及销售机构完善相关内控机制 , 在宣传推介过程中倡导长期投资理念 , 同时更加完整、全面地介绍基金经理的经验与能力 。
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需要严格规范推介方式;募集上限、比例配售等安排可以作为风险提示进行展示 , 但不得以不同字体、加大字号等方式作为销售手段 。
此外 , 在直播频道中 , 部分基金公司通过发红包预热等行为 , 虽尚无监管定论 , 但合规尺度仍需谨慎 。
【基金经理|公募基金IPO生变 直播带货兴起】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 , 除转载外 , 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协议授权 , 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 。 违反上述声明者 ,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 , 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