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卒看历史|司马迁为什么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 二 )


小卒看历史|司马迁为什么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
文章图片
叔孙通受到重用 , 对儒学地位的提高十分有利 。 他晋升为太常 , 一大批儒生得到任用 , 进入到了汉代的统治阶层之中 。 两年以后 , 叔孙通为太子太傅 , 辅佐和教导一国储君 。 刘邦曾打算以赵王如意易太子 , 都被叔孙通谏止 , 显见叔孙通在刘邦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 刘邦死后 , 惠帝即位 , 遂废“挟书之律” , 民间开始有了儒家经典的传授 , 此为文、景之后渐开献书之路 , 搜求旧典古籍的先声 。 惠帝时 , 叔孙通又为太常 , 定宗庙仪法 , “及稍定汉仪法 , 皆叔孙生为太常所论着也” 。 须知 , 儒家极重礼乐仪法 , 而叔孙通制定的这些仪法 , 则一直在汉代行用 。 另外 , 魏张揖在《上广雅表》中有“鲁人叔孙通撰置《礼记》”一语 , 清人陈寿祺《左海经辨·大小戴记考》又据而认为:“《礼记》乃先秦旧书 , 圣人七十子微言大义 , 赖通以不坠 。 ”今也有人认为这些论断比较合理 。 如果真是如此 , 叔孙通弘扬儒学之功则更高 。
小卒看历史|司马迁为什么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
文章图片
第三 , 汉代“以孝治天下” , 叔孙通肇其端 。 汉代是“以孝治天下”的 , 作为一个社会的道德观念 , “孝”对于汉代社会影响很大 。 汉人认为 , 能孝者“善继人之志 , 善述人之事” 。 汉初不仅设孝弟力田之科 , 而且自惠帝以下的汉朝皇帝都以“孝”为谥 , 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孝昭等等 。 《汉书·霍光传》记汉人之言曰:“汉之传谥 , 常为孝者 , 以长有天下 。 ”这代表了汉人的普遍看法 。 儒家的《孝经》一书在汉代受到了特别的器重 , 人们不仅把它看成是“三才之经纬 , 五行之纲纪” , 而且认为它是儒家“六艺之总会” 。 后汉时更“使天下诵《孝经》” , 社会上出现了不少以诵习《孝经》而成为孝子和以《孝经》进行教化的实例 。 汉代实行孝治实际上得力于汉初思想家的理论阐述 , 而在推行孝行方面帝王的行为更具有表率意义 , 因为帝王以孝相标榜会使得从孝到忠的转移来得更加自然 。 在其它汉初思想家之先 , 叔孙通已开始了用孝的思想教育汉惠帝 。
小卒看历史|司马迁为什么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
文章图片
叔孙通得宠于刘邦之后 , 于汉高祖九年做了太子太傅 , 成为一国储君之师 。 几年以后 , 刘邦打算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刘盈时 , 叔孙通极力出面劝阻 , 称“太子仁孝 , 天下皆闻之” , 并说“太子 , 天下本 , 本一摇 , 天下振动” 。 刘邦不得不回答说:“吾听公言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 , 叔孙通以太子“仁孝”而且天下共知阻止刘邦易太子 , 并使刘邦不得不勉强答应 , 说明刘邦的头脑中已初步形成了孝治的观念;第二 , 太子是未来的国君 , 叔孙通用“仁孝”来规范太子 , 并使太子以仁孝闻名天下 , 也显然昭示了叔孙通“以孝治天下”的思想 。 至于叔孙通如何用孝教导太子 , 史无明言 , 不过 , 后来的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 。 刘盈做了皇帝后 , 住在未央宫中 , 其母吕雉住在东面的长乐宫中 。 刘盈东朝太后时 , 每次都必须往来清道 , 停止交通 。 因此 , 为了减少麻烦 , 便利过往行人 , 便修筑了复道 。 可是汉高祖刘邦的衣冠每月从陵寝出游至高庙的道路却在复道之下 , 叔孙通对惠帝说:“奈何令后世子孙乘宗庙道上行哉!”刘盈听后非常恐惧 , 打算立即拆除 。 叔孙通则说:“人主无过举 。 今已作 , 百姓皆知之 , 今坏此 , 则示有过举 。 愿陛下为原庙渭北 , 衣冠月出游之 , 益广多宗庙 , 大孝之本也 。 ”刘盈照做后 , 刘邦的衣冠每月出游不致经过复道之下了 。 一方面 , 这说明叔孙通在极力维护刘盈的威望;另一方面 , 也说明在叔孙通的辅佐下 , 刘盈能以孝作为行为标准 , 儒家的“尊祖”与“敬宗”观念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惠帝死后 , 他的谥号上加了个“孝”字 , 以后诸帝死后也都加上个“孝”字 , 表示“以孝治天下”之义 。 胡适认为:“这一个制度 , 史家虽没有明文 , 我们很可以归功于那位叔孙太常 。 这便是儒教成为国教的第一声 。 ”注:内容真实性已考证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作者删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