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的是是非非

2014年 , 八股名篇入选杭州高中语文 。杭州所选 , 一共两篇 , 皆出自名士殿试之作 。 一篇是明初王鏊的《民既富于下 , 君自富于上》 , 另一篇为二甲进士王阳明的《志士仁人》 。 此闻一出 , 学界关于八股之争骤起 。 对此 , 我今天想结合猫眼楼际叉格斗争实践谈三点感受:1)其实 , 八股符合李楼帖子工业化的构想;2)工业化就是标准化 , 标准化之目的即力避形散神必散;3)只有工业化 , 文章才能至精至简 , 也才能考出境界 。开科取士不是请客吃饭 , 不是选拔鲁式杂文作家 , 不能那样散乱 , 那样洋洋洒洒 。 科考是行动 , 是一个叉格撂倒另一个叉格的暴烈行动 。 惟其如此 , 科考之大忌就在于脱离久经风霜的先贤范式而信笔涂鸦 。 内涵 , 格式 , 韵味 , 字数 , 所有这些文章要素都必须高度标准化 。 只有标准化 , 才能有效评估应试者的学养深浅 , 这一教育铁律万古不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