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泽 东 时 代 的 四 川 宁 南 糖 房

《毛 泽 东 时 代 的 四 川 宁 南 糖 房》四川省宁南县 , 是位于金沙江畔的小县 , 人口及面积都不多 。全县 , 汉族占四分之三多点 。 汉族中 , 约少于一半是广东人 , 将其余人统称为外省人 。在汉族来到宁南地域前 , 至清康熙初期 , 该区域约一千多平方公里 , 零星地有几十个村寨居住着约一千多人的彝族 。 人数不多的彝族 , 居住在气候比较凉爽的高山上 。 气候比较热的低海拔平坝河谷地区 , 荒芜 , 长着茅草、芦苇、树丛 。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设披砂土千户 , 授以印信 , 属世袭制 。 可见 , 汉族来到宁南区域 , 约在公元1700年之前十来年 。汉族 , 比如广东人 , 来到宁南 , 是因为这里 , 除了没有荔枝外 , 其它的农作物、水果等 , 跟广东差不多 。 有攀枝花、番石榴、番木瓜、桂圆等 。 于是 , 汉族来到宁南 , 引水垦田 , 种植水稻、甘蔗等 。 从1700年到1950年的几百年间 , 宁南百姓过着日出而作 , 日入而息 , 耕田而食 , 凿井而饮的世外桃源般生活 。 战乱动乱比较少 。宁南的气候比较炎热 , 适宜种甘蔗榨糖 。 但建一个糖房榨糖 , 榨季需要20多人劳动 , 至少需要4头大水牛拉榨 , 一般是6头大水牛 。 在私有制下 , 即使是财主 , 建一个糖房也不容易 。 所以过去宁南的糖房不多 。——————————大致从1963年左右 , 宁南县的农村 ,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 , 全县糖房获得大发展 。 一般 , 海拔1200米以下的农村 , 凡适宜种甘蔗的社队 , 每个生产队就有一个糖房 。 据《宁南县志》 , 1965年全县有一百多个糖房;1970年代初达到200来个 。 1972年全县种植甘蔗7516亩 。开糖房的社队 , 一般是 , 肥沃的土地就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贫瘠点的土地就种几十亩甘蔗 。 糖房都是两间房 , 一间比较大的 , 安木榨 , 榨甘蔗;榨出的糖水通过槽子流到紧挨着的熬糖的一间屋子的池子里 , 再用5、6口大铁锅将甘蔗糖水熬成红糖 。 生产队大院坝晒甘蔗渣皮作燃料 。木榨 , 是用4根很粗的坚硬的柱子 , 固定在地上;再用8根比较粗的木棒 , 从四方、上下将柱子固定 , 枷住两个大木磙子 。 大木磙子上面 , 有两根比较长的木抬杆 , 用两头大水牛 , 拉着木磙子转圈 。 要用布把牛眼睛蒙上 , 免得牛转晕 。 甘蔗就从两个大木磙子之间塞进去 , 挤压出糖水 。 每五六百斤甘蔗作一批 , 每批甘蔗从榨里面过三次 , 把糖水挤干 。 一批甘蔗榨干了 , 换两头牛又榨一批甘蔗 。 一人喂送甘蔗进磙子 , 一人在另一边把榨过来的甘蔗送过去榨第二次、第三次;至第三次榨了就把蔗渣拉出榨房 , 第二天开始把蔗渣晒干了用作熬糖燃料 。 榨甘蔗用4个人 , 两个人榨 , 两个人轮换休息 。 榨季一般是冬末春初 , 因此榨甘蔗的4个人要冷些 。榨出的甘蔗水 , 从石灰三合土修的水槽流到旁边熬糖房子的水池里 , 用两个人烧火;轮换休息 。 一长排5、6口大铁锅 , 将甘蔗糖水熬成红糖 。 另有两个人 , 也是轮换休息 , 将熬好的每一锅糖 , 先舀到大木桶里 , 放入适量的石灰 , 使劲搅动 , 以便凝固成砂糖(不用石灰则糖液始终黏性大) , 再倒在像土砖块大小的许多木模里 。 过一阵把木模取了 , 就是一个个砖糖 。 每个砖糖2、3斤 。 还可以用雕刻的木模 , 作狮子糖 。 每个糖房 , 每天约榨出400斤红糖 。 熬糖这间房的4人 , 比较暖和 。糖房得有9个男性 。 因每天 , 用一个年纪大且劳动力弱些的男性割嫩蔗叶喂牛 , 晚上煮玉米粥喂牛;再煮一顿饭给晚上榨糖这9个人吃 。白天 , 约十来个男女劳动力砍甘蔗、削甘蔗叶 , 从地里扛运甘蔗到糖房 。 还得有几个中年妇女把蔗渣晒干 , 把晒干的蔗叶从地里运到糖房作燃料 。 总共一座糖房需用20多个男女劳动力 。每个生产队 , 榨季 , 壮劳力就在糖房 , 其余劳动力就管理小麦油菜等小春农作物 。 榨季 , 每天下午晚饭后 , 糖房木磙子发出吱吱嘎嘎的欢快声音 , 老年人带着孩子们在晒坝里玩耍 , 各家各户安着有线广播 , 队里的大喇叭播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或歌曲 。 年轻人在打篮球 。每年进腊月 , 就开始榨糖 , 过年休息几天;一直约榨到次年正月结束 。 每个糖房每天产400斤红糖 , 年产量约2万斤红糖 。 即使在有武斗的1967年下半年或1968年 , 全县各社队糖厂完全正常生产 。 全县若算100多个糖房 , 年产红糖2百多万斤 。 据《宁南县志》 , 1971年宁南全县收购红糖2279吨(2 , 279 , 000公斤 , 即4 , 558 , 000市斤 。 这个收购数字 , 还不包括各社队已经分给社员食用的红糖数字) 。 除全县人民食用外 , 每年是几百万斤红糖运往成都等大中城市 。那时社员养猪 , 卖一头给国家 , 自己吃一头 。 过年 , 家家户户杀年猪 , 用糯米做米花糖;每个小孩过年都有一套新衣服、一双新鞋子 。 成年人也差不多 。 后来有了塑料凉鞋、胶鞋等 。 除各家各户养猪外 , 各生产队都有集体养猪 , 一般的队有大大小小几十头猪 。 集体养猪除交售给国家外 , 每年从端午节起 , 每逢节日都要宰猪分给社员 。 除交公购粮外 , 每个人每年分黄谷、小麦、玉米、红薯、花生等共折粮500来斤 , 还有清油 。 很多社员家粮食都吃不完 。 很多生产队集体房屋楼上 , 许多间库房堆着几大堆黄谷 , 晚上由2名成年男性值班看着 。1968年左右 , 各糖房又开始用蔗渣酿酒 。 每个糖房 , 榨季共烤白酒一两千斤 , 每斤酒卖5角钱 。大部分社队 , 榨季 , 每个糖房约榨50天 , 乘以每天400斤等于20000斤红糖 。 再乘以每斤0.16元等于3200元 。 每个生产队按30—50户算 , 约每家平均60—100来元 。 劳动力多的人家收入200来元 , 劳动力少的人家收入几十元 。 当时500元可以修三间瓦房 。 很多人家就修了新房 。 (红糖收购价约每市斤2角钱 。 但据《宁南县志》 , 1972年红糖每吨收购价是741元 , 则每市斤是0.37元 。 这个收购价包括了供应农民的平价化肥等耗费 。 )春节前给社员们发一部分钱 。 榨季结束 , 把年终结算的钱发完 。 县城信用社的人员 , 背着大包的钱 , “大团结” , 去给社员们发钱 。 信用社人员有时在队上吃饭 , 返回县城晚了 , 信用社还担心安全 , 派人来接 。——————————————宁南县领导 , 见全县蔗糖业兴旺 , 遂筹建现代化糖厂 。 在内江糖厂支援下 , 大型设备陆续运到 , 露天堆放在县城烈士陵园旁边 。 1973年冬末 , 日处理甘蔗200吨的糖厂开榨 。 糖厂高大的烟囱冒着烟 , 煮白糖的锅炉有时排放蒸汽发出巨大声响;巨大的吊车 , 将钢绳捆着的一整车甘蔗吊起 , 轰隆隆地吊到大堆甘蔗处 。 小县 , 也有了点现代化气息、工业气息 。原来每一百斤甘蔗约榨10斤红糖 , 值1.6元;还费劳动力多 。 建了现代化糖厂后 , 每一百斤甘蔗卖4元钱(1980年代后逐渐增加到5元—8元);糖厂用汽车来运 , 生产队所费劳动力减少 。 1979年全县种蔗17176亩 。从糖房 , 到糖厂 , 那些年 , 凡种甘蔗的社队 , 每个劳动日值 , 从5、6角钱到1981年包产到户前的8、9角钱 , 1元多钱 。 有些时候 , 社队实行定额工分 , 壮劳力有时一天有十几个工分 。 农民自留地还可以种蔬菜 , 养猪及鸡鸭 。 而1980年 , 一个中师毕业生教书 , 月工资约30元 。 可见当时农民收入较好 。为运甘蔗 , 全县修建了密集的公路网 , 交通方便 。 因有种蔗榨糖的收入 , 孩子们都能上学 , 全县教育事业大发展 , 到处是琅琅的读书声 。 农村都实行了合作医疗 。 很多社队有拖拉机 。宁南的华弹由西昌地区修了糖厂 。 宁南县又建了松新糖厂 。 全县有三个糖厂 。 进入1990年代以后 , 小糖厂逐渐不景气 , 三个糖厂逐渐停产了 。 后来改以蚕桑、水果等产业为主了 。 (此乃后话不提 。 )以上 , 就是真实的毛泽东时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