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治愈|北京地铁下一个心脏骤停的人,能用上 AED 吗?( 三 )


更早之前的 2016 年 , 「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倒在了北京地铁 6 号线 , 引发了最早一波对于AED 设备缺乏的公共讨论 。
而据《北京商报》《中国慈善家》等媒体报道 , 虽然多次发生乘客猝死事件 , 不同专家和组织呼吁安装 AED , 甚至请求赠送 , 但北京地铁依旧未表示同意 , 因为「没有政策、没有地方、没有许可」 。
这背后还有一层担忧 , 即施救不成是否会引发纠纷 。 这不仅是地铁方面 , 甚至个人也会有这样的担忧 。 对此 , 今年公布的《民法典》也有了明确规定 ,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 , 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 」
此次杭州颁布的《办法》也提及 , 「鼓励具备急救技能的公民对急危重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 。 救助人因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 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 , 救助人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 。 」
偶尔治愈|北京地铁下一个心脏骤停的人,能用上 AED 吗?
本文插图

图源:站酷海洛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解志勇对「偶尔治愈」表示 , 杭州政府此举应被肯定 , 通过地方立法形式规定AED 的设置与管理细则 , 也说明城市施政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 。
但他同时指出 , 杭州《办法》规定稍嫌笼统 , 「比如关于『具备急救技能』的界定 , 就不够清晰 , 在实际中 , 救助者还是有可能因救人而陷入民事纠纷之中 。 」
贾大成对「偶尔治愈」表示 , 随着各方意识的提高 , 不施救才应该被起诉追责 , 施救失败不仅要免责 , 还应该被感激 。
只装 AED 还远远不够
普及 AED 需要提高每个人的急救意识和水平 。 而关于急救 , 公众的认知也在不断地更新 。 当下 , 国内缺少的是自救和互救的意识 。
「如果心跳骤停 ,4 到 6 分钟后 , 脑组织就会出现损伤 , 10 分钟后大脑就死亡了 。 要身边有人一直做胸外按压 , 如果再有 AED , 一两分钟之内就有可能把他救过来 。 等救护车来 , 抢救成功率也高了 。 但大家对自救互救的意识还不够 。 」贾大成说 。
但懂得自救和互救的前提不仅要有意识 , 也要有知识 。 这也是 AED 在国内普及时遇到的问题 。 外界普遍认为 , 这是一个技术要求高、很难操作和学会的设备 。
事实其实完全相反 。
「我们去装 AED 的时候 , 实际上装的不应该只是一台机器 , 而是一个急救体系 , 各项培训也要跟上 。 」王西富(急诊夜鹰)说 。 作为多次支援广州马拉松赛的医疗急救成员 , 他以这项赛事举例 。
在广州马拉松赛比赛期间 , 赛道上每 100 米都安排有一名大三或大四、赛前经过培训的医学生志愿者 , 他们的职责除了维持秩序外 , 还有一个就是快速识别倒地选手 , 做到心脏骤停的早期发现 。
一旦发现就要呼叫 。 救援团队和急救车会根据志愿者编号到达所在地 。 而在急救车到达前 , 赛道每一公里的中间位置都会存放 AED 。 不同志愿者需要迅速配合 , 对心脏骤停选手进行心肺复苏和用AED除颤 。
王西富(急诊夜鹰)认为 , 马拉松赛事上的这一急救体系其实完全可以应用到AED的其他应用场景中 , 比如机场、地铁等 , 普通公众可以通过培训充当起比赛中志愿者的角色 。
在理想状态下 , 相应 AED 充足且可及 , 专业急救人员赶到之前 , 心脏骤停患者就可以获得 AED服务 , 获得生机 。
而针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培训 , 其实并不复杂 。
张元春在《健闻》演讲中说 , 自己从事急救工作10 年 , 只救活过 1 个心脏骤停患者 。 因为急救知识缺乏以及 AED 设备不够普及 , 等急救车达到现场后 , 医生往往已经回天乏术 。
据他介绍 , AED的操作需要经过专业机构培训获得证书者方能操作 。 但紧急情况下 , 通过拨打120, 在指导下也可以进行操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