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专访|余秀华:请原谅我“以暴制暴”

“我冒犯谁了?冒犯了这个社会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吗?”这是余秀华不止一次发出的天问和她给出的回答 。
余秀华似乎有独特的上热搜技能 , 隔三差五就会在微博上制造一些波澜 。 月前 , 因为将李健作为写作素材的一个部分和调侃表白李健被网友评“这样是对别人的一种打扰” , 余秀华生气回怼 , 引发一场网络骂战;最近则是因为余秀华在微博发的一条关于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的评论中 , 称叶嘉莹为先生 , 被网友指出这种称呼本身含有歧视女性意味 , 余秀华回应“男人被叫先生 , 在娱乐场所是戏称 , 真正配得上先生二字的男人有几个?还女权 , 毛线!”
余秀华身上的标签 , 诸如“残疾”“农村女性” , 都在将其打入弱者的渊薮 , 而她却反常地表现出强势:且不说她作品中一反中国温柔敦厚诗教的那些摧枯拉朽的炽烈情感 , 和诸如“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和“来 , 封我为荡妇吧 , 不然对不起这春风里浩荡的遇见”之类坦荡的比喻 , 她在私下里也是那样洒脱 , 像在横店村走一圈 , 随手拿起稗子、兔子、阳光就能成诗一样 。 她在网络上也随时拈着撞到她这里的任何人和词语来戏谑调侃 , 任何人揣着一肚子铜墙铁壁的道理去和余秀华理论时 , 都要做好被消解成一地烂泥的准备 。

余秀华|专访|余秀华:请原谅我“以暴制暴”
本文图片

余秀华|专访|余秀华:请原谅我“以暴制暴”
本文图片
部分“微博事件”
两年前余秀华出版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无端欢喜》时 , 澎湃新闻曾对她做过一次采访 , 漫长的一个小时中 , 她近乎耍赖地将下巴抵着平摊在桌上的手恹恹地、漫不经心的回答着问题 。 最近 , 她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再版 , 我们又一次在小小的采访间坐在一起 , 跟网友骂战的风波还没平息 , 她也刚经受了一次情绪的消沉期 , 见到她时 , 她正有点儿焦虑地在刷手机 。 接下来的时间 , 我们从互联网时代的骂战聊到她的诗 , 聊到她在生活中感觉到的磨损……

余秀华|专访|余秀华:请原谅我“以暴制暴”
本文图片
余秀华
塑造“余秀华”:我不接受那些无耻的同情
在进入到余秀华对自己的阐释之前 , 我们可以先试着去看看在余秀华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而我们又该将她放在怎样的一套话语体系中去评价 。
2014年底 , 媒体人们在偏远的湖北横店村发现了余秀华 , 为她拍摄纪录片 , 并出版了《摇摇晃晃的人间》诗集 , 她因而有了诗人的身份 , 但是又绝非一个单纯意义的诗人 。
一位学者在尝试定性余秀华时说:“如果我们把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视为一个不断地从整合状态向分化状态的转变 , 显而易见出现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 而余秀华诗歌现象呈现的正是这样的复杂文化景观——精英文化、大众文化、 主导文化一炉而冶 。 ”
很多对于余秀华的讨论仍集中于对作为创作主体和创作本身的讨论 , 比如分析她诗中的女性意识、阶级意识 , 以及身体的疾痛如何左右着情感并被付诸意象化用到诗歌中 。 然而余秀华从2014年底首次被冠以“脑瘫诗人”等的标签走到大众视域中 , 就不单纯只是一个适宜被放在文学内部讨论的现象 , 余秀华从一开始就被多重力量抢夺着:传媒符码试图找到最猎奇词语来窥视她、文化精英们试图以名人符码如“狄金森”来比喻余秀华诗歌的特质、社会学者女性主义者则更对出现这样一个兼具强烈的身体意识、性意识的潜在代言者喜闻乐见……任何一次文学内部惯喜欢做的“作品探讨会”“诗文鉴赏”在这样一个多义性的作者面前都显得非常绵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