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很多做公益的人那么喜欢纠缠别人做公益的动机

凭标题上的话,不清楚题主遇上的是怎样的公益人,在何种情境下产生矛盾。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公益领域人流复杂。做公益的不都是凭着助人之心进入这个领域,并且能够把助人这事办好。
公益、慈善领域长久以来存在下面提到的现象:
为啥很多做公益的人那么喜欢纠缠别人做公益的动机
(来自我的提问「 你认识的实施性侵的人后来怎样了? 」下的回答)
类似的新闻报道:
BBC主持人性侵案报告公布:50多年性侵数百人_网易新闻中心
轰动一时的支教明星殷永纯 被证实猥亵男童(图)
勐海惊爆“孤儿院亵童”丑闻--深圳晚报
自贡变态男为满足个人性欲 借支教名义猥亵13名女童
孤儿院主席强奸多名女童续:14岁女孩揭暴行(图)--新闻中心_中华网
起底百色“公益助学”淫魔:画皮下的罪恶交易-搜狐新闻
南方周末 - 危险的爱,难查的账 “小希望之家”创始人陈岚遭质疑
的相关讨论:
如何看待百色助学网创办人王杰,以善名行恶事? -
性侵幼女是禽兽,你是什么? - 专栏(这几天热议的赵山山事件的披露文章)
连流浪动物的救助,也存在一些「助为表、害为实」的现象:
女子12年收养流浪猫被指敛财传闻调查-搜狐新闻
救助基地猫狗饿死 看到笼子里都是猫和狗的尸体 网友质疑负责人借机敛财
我10年前开始接触公益领域,从一开始接触这个领域就听闻很多乱象。由于国内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督及管理,一路看下来涉及儿童及青少年,还有女性权益及救助的公益领域,类似上述的新闻有很多,未被曝光比新闻曝光出来的情况还要多......一直是以「助为表、害为实」为表现的重灾区。
作为公益领域的志愿者、医疗及心理咨询等助人行业的工作者,基于求助者/救助对象利益,获得个人物质和心理等方面的满足,是最重要的部分。想做好这些,自律和节制之外,是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或由前辈一路指导,有同组织、机构和同道的支持,以及所在组织、机构及领域的监管。
在公益领域,无论求助还是施助,都需找专业性强、管理好的团队、组织或机构。
■网友的回复
我一直认为,所以无私帮助是一个扯蛋的说法,大多数人说的不求回报,指的是物质上我不需要你回报(因为我不缺这些),但心理上是还是想得到一种(不论是来自于自己或者是他人)认可。这种物质回报精神回报没有本质的区别。公益的本质应该回到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帮助,而不应该纠缠动机。动机在不同的人的眼中可以有无数种解读,但当一个人要饿死的时候,讨论这碗救命饭是否高尚是个不合时宜的。现在中国的公益事业应该允许商业模式的介入,只要能帮到人,让商业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是完全合理的。说到这里提一个昨天看到一个微博转发一次腾讯公益捐一毛钱给一位老人的事(具体到这个活动的真伪还待确认,但的确有类似的活动),有些评论就说腾讯公益就应该直接捐了,不应该要求大家转发再捐。我只想说腾讯公益不是万能的,他也有自己的任务要达成,有自己的KPI要冲,在这个过程中,帮到实在的人,又让自己获得发展,才是一个良性的方式。当然,前提是,他们要做到让参与的公众信服,钱是捐到手了的。如果能把类似的活动做成一个常规的模式(钱由需要做商业宣传的商家出,公众负责传播,钱分成两份,大部分给受助者,小部分给策划机构做为营收),我想这将为中国公益带来生机。by the way,我不赞成腾讯公益的月捐,主要原因是,钱的来源依然是从生存压力很大的民众,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期待。。。。。
■网友的回复
喜欢纠缠别人做公益的动机,正好说明他自己做公益的动机有问题吧?(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哈哈)
一般情况下,注重动机的人不太重视过程和结果,以为动机良好(比如有爱心、无私奉献)就行了。如果遇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这种人则喜欢说:毕竟我有爱心,毕竟我帮了多少多少人,毕竟我捐钱了,我都是为了谁谁好。。。。以动机良好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不敢承担责任,其实是一种虚伪。他们通过标榜自己的动机来获得道德优越感,通过质疑别人的动机进行道德绑架。可问题是:动机不可证!评价一个人做公益做得怎么样,不应该看他的动机,而是要看他做的事,他的行为表现和后果。比如做事的过程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助人和解决问题的目的,有没有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有没有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这些是可以用事实、用数据来证明的。所以怀疑和指责他人的动机如何如何,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除了证明自己是多么不堪!
■网友的回复
说说自己的一点感受吧,我更习惯称自己为义工,而不是志愿者。做义工两年多,从一个慢热的宅女到现在闲不住的唠叨大姐, 从最初接触老人儿童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从一个抱着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别人到现在努力挤时间过去丰盈自己。
当初选择做义工只是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过去,但真正接触到那样一群人才发现内心某根细微的神经被触及了,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想去逗那些迟暮的老人开心,想给那些孤单的孩子温暖,想以一己之力去影响这些生命一点点。
很多人问过我,“你有信仰吗?”,最开始我会一愣,然后脑子想“信仰”是个什么东西,再后来遇到很多佛教、基督教的人参加活动,明白了这些人的宗教信仰,再努力去想自己的信仰在哪里,我想不出来,也不想纠结,索性就借用一句很鸡汤的名句:“Follow my heart”。
如果说让我坚持的动机是什么,可能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吧,那种被需要被肯定的心理得到满足,也让我重新去审视和认知自己。大家可能都多多少少参与过公益活动,无论是线上的“众筹”、“一起捐“,还是线下的“绿色出行”、“地球一小时”,而作为参与者还是组织策划者的感受又不尽然相同,可能也是社会公益的参与者和长期在公益事业一线的策划者的区别吧。
对了,我所在的公益组织目前还只是个民非,无任何资金来源,也不想和金钱挂钩,组织里大家都是上班族和学生,简单干净纯粹,算是一群热血青年用一己之力打造的公益乌托邦,哪有那么多动机理由,最后用本组织的口号收尾,“行胜于言,勿忘初心”!
【为啥很多做公益的人那么喜欢纠缠别人做公益的动机】 很多事你一旦开始做了,就停不下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