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进口冷链食品为何屡次成为疫情风险点?( 二 )
一些码头管理人员和工人建议,相关部门应组织科技人员联合攻关,对冷链食品装卸装备进行升级换代,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风险。同时推广使用紫外线灯,对冻品进行不拆包装照射,最大限度地用现代科技提升疫情防控水平。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何鹏表示,针对冷链食品导致的疫情传播,必须始终坚持人物共防策略,如果源头管控工作存在疏漏,就会增加疫情局部传播的风险,增大防控成本。
何鹏建议,冷链相关从业人员要增强个人防护意识,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冷链食品。装卸工人在装卸来自有疫情发生地区的进口冷链食品时,务必全程规范戴好口罩,避免货物紧贴面部、手触摸口鼻。穿戴多个防护用品时,务必确保防护口罩最后摘除。
顾清建议,消费者不要采购没有明确来源信息的冷链食品。选购冷链食品时,应正确佩戴口罩,避免徒手接触食品表面;购物后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洗手前,双手不碰触口、鼻、眼等部位。
新华社“新华视点”采访人员栗雅婷、张宇琪、张旭东、张建新
推荐阅读
- 市场|福州发往临沂一批进口带鱼检测阳性
- 央视新闻|交通运输部明确进口冷链食品运输防控要求:相关人员定期核酸检测
- 冷链|明起,高风险进口冷链食品入沪将进行核酸检测和外包装消毒
- 核酸|厦门发现1份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核酸检测阳性
- 北京青年报|西安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核酸阳性
- 冷库|厦门发现1份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核酸检测阳性
- 食品|甘肃: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 到货前24小时需报备
- 新华网|河南将实现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
- 新华网|降了!新疆喀什疏附县4乡镇疫情降为低风险
- 核酸检测|厦门1份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核酸检测阳性 未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