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从芦苇荒滩到科技集群 浦东三十年产业大升级( 二 )


芯原只是一个缩影 。 如今 , 在代表中国科创顶尖力量的科创板 , 有16家挂牌公司来自浦东 , 公司总市值合计超过6000亿元 。
在浦东 , 集成电路覆盖设计、制造、封测和设备材料等环节 , 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整、配套条件最好的产业集群;以中国商飞、中发商发为核心 , 民用航空设计、总装和配套生产等产业链已布局形成;特斯拉中国工厂花落浦东临港 , 折射了高科技跨国巨头对浦东高端制造产业环境的认可 。
(小标题)再出发:瞄准“高精尖”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 , 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 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 ”展望未来 , 浦东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 充分发挥浦东大科学设施、高能级科研机构的集聚优势 , 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
“10年前 , 这里还是一片荒野 , 现在我们已经建成了一个国家级科技基础设施与研究集群 。 ”在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 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院士对采访人员感慨 。
张旭院士所说的国家级科技基础设施与研究集群 , 正是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量子保密通信上海控制中心、新药创制研发基地等在中科院浦东科技园形成的大科学设施 。 这些高精尖的设施位于张江核心区 , 与正在建设的上海光源二期、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等项目 , 构成最耀眼的“科创群星” 。
在这里 , 借助上海光源发出的同步辐射光 , 你可以看清微纳米量级的个体 , 照亮“1微米的世界” 。 在这里 , 通过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 认识一个蛋白质最短仅需2分30秒 , 过去可能需要花费很多年 。 在这里 , 站上量子保密通信上海控制中心大楼楼顶 , 月朗星稀之时 , 你可以看到墨子号卫星 。
种下梧桐树 , 引来金凤凰 。 大科学设施投入使用后 , 越来越多中外科学家涌入张江 , 潜心钻研高科技研究 。 累累的科研成果里 , 既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 也不乏美国《科学》“十大科学突破” , 以及欧洲《物理世界》十大突破等卓越成果 。
从一个个大科学基础设施 , 到一群群紧盯创业项目的创投机构 , 再到一家家迅速壮大的高科技公司 , 浦东层层演进 , 生生不息 。 穿过高楼林立的陆家嘴 , 徜徉于科技人才成群结队的张江园区 , 驰向高端制造扎堆的临港新城 , 而立之年的浦东 , 处处洋溢着年轻的气息、创新的活力 , 以及向上的力量 。 (完)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