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上诉被驳回!小电科技陷专利之争,能否成“共享充电宝第一股”?( 二 )


事实上 , 就一家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而言 , 拥有的专利数量很重要 , 其质量同样不容忽视 。 比如在街电科技与来电科技诉讼所涉及的7项争议专利中 , 来电科技5项诉讼被判无效或撤诉 , 1项直接被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驳回 。
风云资本界了解到 , 共享充电宝的专利技术 , 主要分为收纳充电宝的柜机设备及相关识别技术、共享充电宝的租借系统、共享充电宝的租借方式三个方面 , 基本覆盖了机柜式充电宝的所有环节 。 共享充电宝专利纠纷的焦点主要在于谁掌握了核心专利?谁先通过专利审批?仅从当前披露出的信息中 , 小电科技专利纠纷中的专利号及其核心程度尚不可知 。
据《华夏时报》报道 , 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尹火平律师表示 , “如果是核心技术专利 , 也就是说企业所有的产品承载的知识产权就是靠这个核心来支撑的 , 那么诉讼肯定对企业的IPO构成影响 。 反之 , 如果是一般专利的话 , 企业IPO不受影响 。 ”
北京瀚仁律师事务所张颖律师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曾表示 , 从诉讼策略角度来说 , 专利诉讼充满了不确定性 , 任何个人和单位都可以质疑专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 无效专利将不会构成侵权 。 双方还可以以提起管辖权异议的手段来拖延诉讼的进程增加诉讼的不确定性 , 同时也给专利无效争取足够的时间 。
事实上 , 小电科技与来电科技的上述专利纠纷中 , 小电科技正是提起管辖权异议上诉 , 希望移送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理 , 但5起上诉均被驳回 。 小电科技是否想借此拖延诉讼 , 或者希望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来电科技专利无效?这还是不得而知 , 需要看后续情况 。
“共享充电宝第一股”还有哪些参赛方?
值得注意的是 , 从大部分拟上市公司遭遇的专利侵权诉讼来看 , 此类专利侵权诉讼往往具有起诉方为直接竞争对手、起诉时间为上市关键节点、起诉标的额较大的特点 。 若在上市审核阶段出现诉讼纠纷 , 拟上市企业不仅面临紧迫的应诉时间 , 还要面对证券监管部门对诉讼的密切关注 , 会给拟上市企业带来双重压力 。
小电科技陷入的专利纠纷 , 也让我们好奇“共享充电宝第一股”还有哪些参赛方?
据Trustdata前瞻产业数据院今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 , 经过几年的价格战、资本洗牌 , “三电一兽”已垄断共享充电宝96.3%的市场份额 , 其中街电科技、小电科技、怪兽充电、来电科技各自占比分别为28.6%、27%、25.1%、15.6% 。
早在2017年12月 , 来电科技创始人、CEO袁炳松就对《经济观察报》称 , 已实现收支平衡 , 一个月能营收一两千万元 。 2018年 , 小电科技、街电科技对外宣布实现不同程度的盈利 。
风云资本界注意到 ,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 , 商家向上游运营商索取的入场费和收入分成逐渐走高 , 渠道成本随之提高 。
众所周知 , 共享充电宝盈利模式较为单一 , 未来新型手机电池技术不断进步 , 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威胁到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盈利空间 。
很多共享充电宝运营商的高管之前已经向外界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 称2020年将是行业发展的决定性一年 , 从投融资角度来看 , 资本已经很少再进入共享充电宝行业了 , 行业需要更多地追求盈利及现金流 。
最新融资情况方面 , 小电科技已完成5轮融资 , 今年4月完成新一轮股权融资 , 投资方包括苏宁金融、苏宁易购 , 距离上一轮隔了2年 。 来电科技共完成3轮融资 , 今年3月完成富浙基金投资的股权融资 , 距离上一轮隔了3年 。 街电科技完成4轮融资 , 时间均发生在2017年 。 怪兽充电完成5轮融资 , 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12月 , 获得软银亚洲风险投资公司领投的5亿元C轮融资 。
除了私募股权融资 , 来电科技、街电科技、怪兽充电是否也考虑通过上市融资 , 补充弹药应对竞争?截至发稿 , 上述三家机构并未传来有关上市的消息 。
不难想象 , 面对美团入局、小电科技计划上市 , 其他共享充电宝巨头们要想成为新一轮竞争中的巨头 , 除了扩张规模 , 还要找新的增长点 , 但无论如何都需要资本加持 。 其他三家公司的资本市场动向我们可以继续期待 。 小电科技在后续IPO进程中是否还有遭遇专利纠纷遇阻?又能否顺利成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 , 我们拭目以待 。
你用过什么品牌的共享充电宝?体验如何?欢迎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互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