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新的黄河文明应运而生

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新的黄河文明应运而生
文章图片

【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新的黄河文明应运而生】葛剑雄 。
葛剑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等,主编《中国人口史》《中国移民史》等 。前不久,他的新著《黄河与中华文明》出版,长江日报采访人员为此专访了葛先生 。
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新的黄河文明应运而生
文章图片

《黄河与中华文明》葛剑雄 著 。中华书局
黄河如此塑造了中国文明
■ 几代中国学人追寻黄河
黄河、黄土、黄皮肤,生生不息 。
一个伟大的文明,在黄土地上诞生,由黄河哺育;大禹治水,与黄河的斗争和共处,让这个文明拥有了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生长模式和性格气质,其影响一直绵延到5000年后乃至更久远 。但是黄河也是历史上变迁最频繁、水患最严重的一条河流,自《史记》以下,历代正史河渠志均以记述黄河变迁为主,治理黄河成了历代王朝的头等大事 。
这就不难理解,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复杂关系这一课题,对历代中国史地学者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
1962年,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谭其骧教授发表论文《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否定了传统说法,对黄河历史上为何有过“八百年安流”给出一个惊人的答案:黄河中游的土地利用形式决定了下游的安危,东汉以后游牧民族南进、农业民族退缩,导致农耕减少、畜牧增加,于是水土保持较好,使下游的洪水和泥沙减少,于是“安流”;反之,当农耕面积扩大,当地农民“越垦越穷、越穷越垦”,就会导致下游泥沙越来越多,河床越来越高,洪水越来越集中,黄河泛滥改道的祸害也就越来越严重 。
把中游和下游联系起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今天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和国家的决策;但在当时,此说是新知,此文引起了不少争议 。
这一年,葛剑雄17岁 。1978年,他考上了复旦大学研究生,之后成了谭其骧先生的助手 。1990年,他写了一本小册子《滔滔黄河》,他在书的结尾写道:“黄河万古流,黄河的儿女将不断创建新的文明 。”
从那时到现在,又是30年过去了,75岁的葛剑雄始终记得老师那句话,“我应该超越清朝那些做历史地理的学者,比如钱大昕、王国维,你们应该超过我 。否则学术怎么进步呢?”今年,他写出了《黄河与中华文明》 。
■ 从大河“间距”探讨文明产生原因
葛剑雄在这本书中开门见山——
河流是人类文明起源不可或缺的条件,但大河流不一定会孕育出大文明 。
亚马孙河流量居世界第一,相当于7条长江,但在世界文明史上,亚马孙河并没有与其体量相称的地位 。世界排名前十的长河之中,只有尼罗河、长江、黄河孕育了文明 。
河流能否孕育出文明,除了必要的水量,还需要其他因素配合 。
气候 。在尚未能用人工手段保暖、防寒、去湿时,只有温带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 。
地形地貌 。流经沙漠、岩溶地貌、过于茂密的丛林、崎岖险峻的山区的河流或河段,一般也不会被早期人类选择 。
还有土地 。沙漠、黏性土壤、盐碱土壤、贫瘠土壤都无法为早期人类所开发利用 。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时代,高大茂密的植被无法清除,它们所占据的土地也不能被用作农耕 。黄河中下游流经黄土高原和由黄土冲积形成的平原,土壤疏松,地势平坦,连成一片,在四五千年前时气候温暖,降水充足,是最适宜的农业区 。
一条大河与其他大河、其他文明区的距离 。如果与另一条大河的距离较近,中间没有太大的地理障碍,就便于两个流域之间的来往、交流和互补,也可能引起不同利益集团间的竞争和冲突 。黄河和长江是地球上靠得最近的两条大河,幸运的是,两个流域从公元前221年开始,大多数年代都处于同一个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完整拥有两条大河的国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