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一世多艰,寸心如水


近日 , 想看讲述诗词大家叶嘉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 , 寻了好几家影院 , 方找到一个小小的仅有八排座位的影厅 , 里面零落地坐着四五个人 。 这部片子悄悄地上映 , 想必也是悄悄地下架 , 微薄的票房几可忽略 。 在热热闹闹的影院里 , 纪录片终究是寂寞的 , 哪怕它对准的是近百岁的文化大家 。
这部片子的成色如何 , 坊间有赞有弹 , 有人为之击节赞叹 , 也有不少人不以为然 。 在我看来 , 这么好的素材 , 这么妙的人物 , 最后出来的成品确有些散乱 , 过于追求形式 , 为美而美 , 略感失望 。 不过 , 这部片子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艺术性 。 影片导演陈传兴坦言 , 如果没人看这部影片他会很难过 , 有人看那就是对诗的散布、普及 。 他希望这部影片能让古典诗词的火焰再一次被点燃 , 至少那个火苗不能灭 。
的确如此 , 多年来传统文化呈式微之势 , 能有这样一群人愿投资、费功夫去拍摄我们的文化大师实属不易 。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 这部片子只是抛砖引玉 , 启发更多人去了解叶嘉莹先生近百年的人生沉浮、学术成就 , 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那么这部电影的意义就非常深远了 。
陈传兴为纪录片做题 , 用了唐朝诗人于良史的一句诗:“掬水月在手” 。 对此 , 叶嘉莹说 , 导演起的“掬水月在手”很有诗意:捧起水来 , 水里有月亮的倒影;但那不是真实的自己 , 只是水中的一个影子 。
叶嘉莹是谁?诗人痖弦称赞其是“穿裙子的士 ” , 席慕蓉直言“她就是诗魂” , 作家白先勇称“叶先生是引导我进入中国诗词殿堂的人” 。 对于这些赞誉 , 这位夕阳向晚的老人想必不会在意 , 她在《踏莎行》中写道:“一世多艰 , 寸心如水” , 对于自己的一生 , 她已经有了最好的描述 。
在影片中 , 谈到清朝词人朱彝尊的两句词“共眠一舸听秋雨 , 小簟轻衾各自寒”时 , 叶嘉莹讲道 , 这两句写出了人类最深层次的孤独 , 英文叫solitude , 这种最本质的孤独可以跨越文化和时空而相通 。 人生多艰 , 谁也无法逃避离别与孤独 。 叶嘉莹一生不断经历亲人师友的离去之悲 , “炎天流火劫烧余” , 尤其是女儿离去时 , 她深尝“迟暮天公仍罚我 , 不令欢笑但余哀”的悲凉 。 一场场别离 , 未尝不是《庄子》中的场景:“送君者皆自崖而反 , 君从此远矣 。 ”然而 , 这种孤独不仅没有导向心灵的逼仄 , 反而让叶嘉莹走出“小我” , 去感发“大我”的世界 。
【刘裕|一世多艰,寸心如水】《掬水月在手》着重谈了叶嘉莹创造的一个词——弱德之美 , 讲述了叶嘉莹经历了诸多人生变故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弱德之美 。 可惜的是 , 叶嘉莹诗词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兴发感动”却没有被提及 。 叶先生常说 , 古典诗词带给她生命的兴发感动 , 这种感动帮助她度过人生最艰难的苦厄 , 带给她对世界、对人生最博大的感怀 , 一生致力于用学识授诗词之业 , 更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传古诗之道 。
近些年来 , 人们对古典诗词的学习热情日渐复苏 , 但是对其艺术精神还是有些隔膜 , 多少人认为学习古典诗词是为了陶冶情操 , 获取美的体验 。 然而 , 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 , 诗者创作讲究除了“丹采”的润饰之外 , 还要具有“风力” , 也就是由心灵中感发而出的力量 。 古典诗词给叶先生最深的馈赠 , 正是洞悉小我人生的通透 , 恢廓小我心胸的博大 。
叶嘉莹对杜甫推崇备至 , 她解读杜诗时 , 讲到杜诗中漂泊之叹、身世之悲 , 联系着家国忧思 , 对万物之关切 , 沉郁的诗句有着热情真挚的感发力量 , 这是中国精神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 。 叶先生就是中国文化最好的继承者与传承者 , “我留下的这一点海上的遗音 , 也许将来有一个人会听到、会感动 , 现在的人都不接受也没关系” 。
“软语叮咛 , 阶前细草 。 落梅花信今年早 。耐他风雪耐他寒 , 纵寒已是春寒了 。 ”《掬水月在手》中 , 记录了叶嘉莹与恩师顾随的诗词唱和 。 顾随讲道 , “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 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 。 ”这种一代一代士人传承的品格和持守 , 让我们看到了古典诗词里 , 乃至传统文化里蕴涵的精神光芒和风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