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穿寻千年的江南气韵|电讯特稿·问道苏州( 四 )


许小猛是新苏州人之一 , 他既是一位在苏州打工超过10年的外来务工者 , 也是“长三角打工者艺术团”的团长 。 “我在很多城市打过工 , 上海、广州 , 但只有在苏州 , 只要我在场 , 他们就会用普通话交谈 。 ”许小猛说 , “这是一种骨子里的包容 。 这可能是很多人来到苏州 , 最终选择留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 ”
一半是会说吴语的本地人 , 一半是“新苏州人” , 这座城市语言早已从当初单一的“吴侬软语”演变成夹杂南腔北调的普通话占主体 。
据了解 , 苏州从2011年开始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 为新苏州人提供同城待遇 。 2016年起又实施了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制度 , 以更加公平、公开、有序的方式 , 让流动人口享受到户籍准入、子女入学和子女参加苏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相关福利待遇 , 力争在“新苏州人”的心中留下第二故乡的幸福烙印 。
海量数据瞬息万变 , 除了揭示趋势更彰显速度 。 很多新苏州人融入这座城市的方式 , 是跟着数据“跑起来” 。
“机会只有一杯咖啡的时间 。 ”在虹桥机场商务区的咖啡厅里 , 提前得知了客商负责人行程的昆山花桥招商人员小孙刚刚赶到 。 “我打开了‘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 , 告诉客商苏州昆山就在这里 。 用一杯咖啡的时间 , 让客商多一个选择 , 换来一个年产值3亿的项目落户的可能性 。 ”
今年1月3日 , 苏州开放再出发大会向全球首发中、英、日文版《苏州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 , 包括106条投资考察线路、230个可用招商载体、718条投资合作项目需求……生动、全面推介苏州营商环境、投资政策 , 为全球资本选择苏州、投资苏州定制“一揽子”攻略 。
“不到一个小时就能解决问题 。 ”枫桥街道专职网格员吴兰芳在一次例行巡查中 , 发现她所服务的小区存在垃圾桶无相应分类标识、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 。 她把这些信息上报到枫桥街道的集成指挥平台 , 几秒钟后 , 指挥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做出回应 , 将信息转交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 。 仅过半个小时 , 网格员向集成指挥平台传来照片 , 显示相关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
近年来 , 枫桥街道发挥网格化治理机制优势 , 通过“住枫桥”App、“富民政策雷达”等信息管理系统 , 以大数据为支撑 , 以社区第三级网格为载体 , 实现线上、线下功能高度融合 。
“做一件清一件 , 环境和氛围不允许慢 。 ”苏州市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邹国祥说 。 采访人员在苏州调研时也发现 , 一个干部手头同时做几件事是常态 。 一次市委组织部召开座谈会 , 两个年轻同志提出要先讲 , 因为上午还要搞策划;一个老同志发完言一看表已过11点 , 拎起包就往杭州赶 , 午饭就在路上解决 。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黄建洪教授过去在武汉、上海、美国等地工作学习 , 最终入职苏州大学 , 选择生活在苏州 。 他说 , “一是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 二是文化基因好 , 三是这里的人有一种争第一、创唯一的气质 , 多做少说 , 先做后说 。 每一点都很吸引我 。 ”
大数据好用、管用的背后 , 离不开既有着学霸基因 , 又总想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新苏州精神 。
历史上 , 泰伯奔吴、衣冠南渡 , 吴文化吸收中原文化改造自身;近代以来 , 冯桂芬、王韬等苏州人提出“中体西用”;改革开放后 , 苏州学习新加坡 , 借鉴海内外一切先进经验 。
“满招损、谦受益 , 苏州一直睁大眼睛 , 不断寻找世界上的先进经验 , 马上学、认真学 , 还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学 , 最后往往徒弟变师傅 。 ”姑苏区委副书记王俊说 。
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金洁说 , 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 到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三大法宝” , 历史给苏州留下的不仅是园林文化、精致文化 , 更是一种追求卓越、胸怀天下的文化 , 这也是苏州之所以成为苏州的“传家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