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战史|二战苏联KV-13坦克,与通用机枪相似的理念,从重型改成中型
KV-1重型坦克在二战初期是绝对的陆地霸主 , 即便是坦克在缺乏足够可靠性的情况下 , 也在德军“巴巴罗萨计划”执行初期给德军造成极大的损失 , 在与德军装甲部队的交锋中涌现了众多的王牌坦克手 , 战斗交换比也让德军吃不消 。 好在KV-1的整体数量不多 , 加上苏军整体被动 , 这才没有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
文章图片
从前线混乱中逐渐清醒过来的苏军也更加重视KV-1这类重甲武器的作用 , 在1942年开始了很多后续型号的研制工作 , 其中KV-13就是最特别的型号之一 。
说KV-13特别 , 主要是它的设计思路独特 , 因为计划中并不是要把它设计成重型坦克 , 或者如T-34那样标准的中型坦克 , 而是一种身披重甲的中型坦克 , 也就是用一种坦克同时满足中型和重型坦克的需求(这种理念有点怪异) , 就好像通用机枪一样 , 使用同一种机枪搭配不同的脚架 , 实现轻、重不同的用途 。
文章图片
1942年4月 , 233工程开始启动 , 这就是KV-13的研制项目 , 当时与之一同进行的还有KV-1S等项目 。 虽说是以KV-1为基础 , 但是KV-13更像是一款全新研制的坦克 , 因为它很多方面已经与KV-1完全不同了 。
KV-13的研制和KV-1坦克的“瘦身”工作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 相关研制在1942年年初左右展开 , 主要是在保证装甲防护的时候降低车体重量 , 提升机械的可靠性 , 这种思路就演变成了重装甲中型坦克的想法 , 所以说KV-13本质上并不是为了和T-34竞争 , 但一些结构设计上确实受到T-34的影响 。
文章图片
KV-13与KV-1之间技术共通性很低 , 只有发动机、扭力杆和一些其他小部件一样 , 其余的不是适当改进就是借鉴其他坦克 。 坦克的履带板和驱动轮有所调节 , 以适应中型坦克更高的机动性 , 而且履带绷得更紧;坦克车体比KV-1短了0.6米 , 底盘重量约13吨 , 采用了更多的铸造结构 , 前装甲最初为90毫米 , 但在后来增加到100毫米和120毫米厚两种;驾驶员位置被安置在车首中部 , 这种结构和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散热器都借鉴了T-50轻型坦克的设计 , 而发动机进气口则与KV-4相似 。
文章图片
坦克主炮原本计划使用一款实验性质的85毫米炮 , 因为该炮项目的终结转而向T-34看齐 , 因此KV-13的炮塔设计也是借鉴了后者 , 只不过最初为双人结构 , 后来改为3人炮塔 , 并增加了车长指挥塔 , 主炮当然能使用76.2毫米炮和85毫米炮 , 只不过因为车体内部空间更窄 , 携弹量相对更少 。
KV-13的测试工作在1942年9月底展开 , 作为一款正面装甲对88炮都有很好防御力的30多吨级坦克 , 它的最大行驶速度达到了55千米 , 起初坦克的各项元件均正常运行 , 一切看起来似乎很美好 。
文章图片
不过随着测试的深入 , 坦克可靠性差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 在行驶30千米后 , 坦克出现变速箱失效、发动机过热、行走装置零部件脱落等情况 , 这些问题任何一个都足以致命 , 可见将坦克“浓缩”后 , 可靠性问题依然是头等麻烦 。
文章图片
不仅如此 , KV-13将原本的5人车组缩减为3人车组 , 即便是后来可以更改大型炮塔也只是4人车组 , 成员的工作效率低 , 坦克本身内部空间的狭窄以及苏式坦克糟糕的人机工效进一步限制了战力发挥 。 同一部分大战中生产的T-34一样 , 坦克的操纵杆等需要非常费力的操作 , 离合器在驾驶员操作中需要承受90千克的力 , 这不仅增加了驾驶员的驾驶负担 , 零部件本身更容易磨损或损坏 。
文章图片
【丹书战史|二战苏联KV-13坦克,与通用机枪相似的理念,从重型改成中型】坦克虽然经过一系列的改进 , 解决或缓解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 但整体仍不乐观 。 1942年年底 , 苏军高层决定集中资源生产T-34中型坦克 , 以及研制KV-1S重型坦克 , KV-13这种兼顾中型坦克机动性与重型坦克防御的设计告一段落 , 事实证明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研制环境无法做到这一点 , 不过相关技术探索并没有白费 , 二战后期T-44中型坦克走向成熟 , 而它的下一代正是大名鼎鼎的T-54 , 在设计之路上曾踩过的坑 , 或许日后的某一天都会成为设计师进步的阶梯 。
推荐阅读
- 木晓普照|13岁就允许结婚,做法堪比禽兽,难怪二战后日本人口增长飞快
- 野叟杂谈|日本兵引以为傲的刺刀术遇到美军,为何会有无力感?,二战中
- 七七文史|时而选择平等时而选择霸权:美国在二战后是如何看人下菜碟的?
- 历史达人梅正|杀人于无形 日本投降后还战斗了29年,二战时期日本有一支幽灵部队
- 丹书战史|让挑战者坦克重获新生的创新设计,约旦“猎鹰”坦克炮塔
- 雷姐的机械空间|功勋卓著却被士兵诟病,二战苏联产量最大的自行火炮SU-76
- 橘皮文书|内有苦衷很无奈,二战时日裔为何能死心塌地为美军效力
- 虹军事|二战大炮,汽油坦克,堪称军事博物馆,台军2500多件装备超期服役
- 小雪鉴历史|让莫斯科保卫战成为二战转折点?,斯大林红场阅兵到底说了什么
- 丹书战史|BTR-T重型步战车,攻防兼备的新生,来自官方的魔改五对负重轮